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陕西省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7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1页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第15-17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页
     ·课题的研究框架第15-17页
2 生态文明小城镇及其理论综述第17-26页
   ·生态文明与小城镇第17-20页
     ·生态文明的含义第17-18页
     ·小城镇的含义第18-19页
     ·生态文明小城镇第19页
     ·生态文明小城镇的特征第19-20页
   ·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的相关理论第20-23页
     ·环境保护理论第20-21页
     ·城市生态学理论第21-22页
     ·生态经济学理论第22页
     ·城市生态规划理论第22-23页
     ·循环经济理论第23页
   ·按生态城市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小城镇第23-26页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现状第23-24页
     ·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指标的提出第24-26页
3 陕西省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条件分析第26-36页
   ·陕西省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有利条件第26-29页
     ·国家扶持西部城镇建设第26-27页
     ·陕西省政府鼎力支持第27-28页
     ·资源丰富,文化大省第28页
     ·高校云集,人才储备丰富第28-29页
   ·陕西省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不利条件第29-32页
     ·资源问题限制城镇化发展第29页
     ·城乡二元经济特征显著第29-30页
     ·大城市较少,城镇化发展缺少依托第30-31页
     ·土地资源不合理运用导致经济效益低下第31页
     ·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发展动力不足第31-32页
   ·陕西省生态文明小城镇的建设原则第32-36页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32页
     ·以人为本原则第32-33页
     ·改革创新性原则第33页
     ·坚持陕西省特色城镇化原则第33-34页
     ·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原则第34-36页
4 陕西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6-47页
   ·陕西省生态文明小城镇指标体系构建目的及意义第36-37页
   ·陕西省生态文明小城镇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第37-39页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标释义第39-47页
     ·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9-41页
     ·指标含义第41-47页
5 陕西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能力评价分析第47-58页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第47-50页
   ·确定指标权重第50-52页
     ·层次分析法计算过程第50-51页
     ·层次总排序第51页
     ·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第51-52页
   ·建设能力的综合评价第52页
   ·生态足迹法的改进计算第52-56页
     ·确定消费项目第53页
     ·生态足迹模型第53-54页
     ·2008年陕西城镇生态足迹计算第54-55页
     ·2001年到2007年间陕西城镇生态足迹计算第55-56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56-58页
6 陕西生态文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第58-65页
   ·加快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第58-61页
     ·避免工业文明城镇,建立生态文明城镇第58-59页
     ·解决资金不足,技术力量弱的问题第59-60页
     ·城镇基础设施建的重点建设第60页
     ·优化城镇产业结构第60-61页
   ·加强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的对策建议第61-63页
     ·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出发点第61-62页
     ·提高城镇居民的主动投保意识第62页
     ·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第62页
     ·加强政府监管职能第62-63页
   ·重点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第63-65页
     ·以新型生物燃料代替化石燃料第63-64页
     ·增加CO_2吸收地面积第64页
     ·为生态环境提供增加法律保障第64-65页
7 结论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附录第70-74页
硕士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评价--2008年经济危机背景下的调控政策分析
下一篇: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