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中兜底条款解释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刑法中兜底条款概述 | 第10-20页 |
一、兜底条款的界定 | 第10-11页 |
二、兜底条款的分类 | 第11-15页 |
(一)类比型兜底条款和概括型兜底条款 | 第12页 |
(二)犯罪客观方面型兜底条款和刑罚型兜底条款 | 第12-13页 |
(三)单一型兜底条款和双重型兜底条款 | 第13-14页 |
(四)纯正型兜底条款和不纯正型兜底条款 | 第14-15页 |
三、兜底条款产生的原因 | 第15-20页 |
(一)客观现实的无限性 | 第15-16页 |
(二)刑法规范的不完整性 | 第16-17页 |
(三)理性认识的片面性 | 第17页 |
(四)法律语言的局限性 | 第17-18页 |
(五)刑事政策的功利性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兜底条款解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32页 |
一、解释规则的局限性 | 第20-22页 |
(一)难以划分同类标准 | 第20-22页 |
(二)难以实现兜底条款的立意 | 第22页 |
二、司法解释扩张 | 第22-26页 |
(一)司法解释扩张化问题严重的现实局面 | 第22-25页 |
(二)对刑法司法解释缺乏有效的制约 | 第25-26页 |
三、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引起法律解释的混乱局面 | 第26-28页 |
四、观念上重刑的解释理念 | 第28-32页 |
(一)法官的重刑化思想 | 第29-30页 |
(二)社会大众寻求安全的心理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兜底条款的合理解释 | 第32-45页 |
一、兜底条款解释方法之再提倡 | 第32-36页 |
(一)兜底条款的文义解释方法 | 第32-33页 |
(二)兜底条款的体系解释方法 | 第33-35页 |
(三)兜底条款的目的解释方法 | 第35-36页 |
二、司法解释的理性对待 | 第36-40页 |
(一)司法解释之于兜底条款解释的存在价值 | 第36-37页 |
(二)限定在立法解释范围内的司法解释 | 第37-38页 |
(三)完善司法解释的制定程序 | 第38-39页 |
(四)建立完善的司法解释事后审查和撤销制度 | 第39-40页 |
三、建立判例指导制度 | 第40-42页 |
(一)判例指导制度之于兜底条款解释的意义 | 第40-41页 |
(二)需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 | 第41-42页 |
四、观念的转变 | 第42-45页 |
(一)法官观念的转变 | 第43页 |
(二)坚持在罪刑法定原则的指导下解释兜底性条款 | 第43-44页 |
(三)贯彻落实刑罚功能的转变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个人简历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