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若干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相关问题概述 | 第10-15页 |
一、主观方面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一)认识内容不明确 | 第10页 |
(二)主观意志要求宽松 | 第10-11页 |
二、行为认定的现存漏洞 | 第11-13页 |
(一)行为类型混同 | 第11-12页 |
(二)适用罪名不清 | 第12-13页 |
三、情节标准认定模糊 | 第13-15页 |
(一)例示法模式的不足 | 第13页 |
(二)认定标准不明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行为人主观方面的认定 | 第15-27页 |
一、行为人的认识内容 | 第15-22页 |
(一)行为人对自身犯罪的认识 | 第15-20页 |
(二)行为人对被帮助犯犯罪事实的认识 | 第20-22页 |
二、主观罪过的确认 | 第22-27页 |
(一)需有提供帮助的故意 | 第23-25页 |
(二)故意的认定标准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实行行为的认定 | 第27-37页 |
一、网络帮助行为的类型分析 | 第27-35页 |
(一)中立的网络帮助行为 | 第27-32页 |
(二)帮助网络犯罪的行为 | 第32-35页 |
二、罪名的具体适用 | 第35-37页 |
(一)同时构成其他犯罪中的从犯 | 第35页 |
(二)构成其他犯罪中的共同正犯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情节严重”的认定 | 第37-47页 |
一、“情节严重”与犯罪构成的关系 | 第37-38页 |
(一)构成要件说 | 第37页 |
(二)非构成要件说 | 第37-38页 |
二、“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 | 第38-47页 |
(一)“情节严重”的考量因素 | 第38-42页 |
(二)“情节严重”的标准分析 | 第42-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个人简历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