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我国刑法中“致人死亡”的概述与类型分析 | 第10-20页 |
一、“致人死亡”的概述及意义 | 第11-16页 |
(一)我国刑法中“致人死亡”的含义 | 第11页 |
(二)致人死亡相关法条在我国刑法中的分布 | 第11-14页 |
(三)“致人死亡”在刑法中的意义 | 第14-16页 |
二、“致人死亡”类型分析 | 第16-20页 |
(一)单纯故意型、单纯过失型、故意过失混合型 | 第16-18页 |
(二)“致人死亡”作为法定刑的升格条件 | 第18-19页 |
(三)单一情节型和选择情节型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我国刑法中“致人死亡”问题分析 | 第20-28页 |
一、“致人死亡”罪过形式不明确 | 第20-21页 |
二、致死对象不确定 | 第21-24页 |
三、法定刑配置不合理 | 第24-28页 |
(一)“致人死亡”、“致人重伤”与重大财产损失相并列 | 第24-25页 |
(二)罪过形式没有进行区分 | 第25-26页 |
(三)我国“致人死亡”的法定刑畸轻畸重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域外刑法典中“致人死亡”的规定及借鉴 | 第28-36页 |
一、域外刑法典中“致人死亡”的规定 | 第28-33页 |
(一)德国刑法典中“致人死亡”的规定 | 第28-29页 |
(二)《日本刑法典》的有关规定 | 第29-30页 |
(三)我国台湾地区“刑法”的有关规定 | 第30-31页 |
(四)《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的有关规定 | 第31-32页 |
(五)英美刑法的有关规定 | 第32-33页 |
二、域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3-36页 |
第四章 我国刑法中“致人死亡”的完善构想 | 第36-45页 |
一、对“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明确规定 | 第36-37页 |
二、准确界定“致人死亡”的致死对象 | 第37-38页 |
三、区别对待“致人死亡”、“致人重伤”与重大财产损失 | 第38-41页 |
四、合理设定“致人死亡”的法定刑 | 第41-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个人简历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