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7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7-8页 |
1.2 接收机系统简介 | 第8-16页 |
1.2.1 接收机性能指标 | 第8-9页 |
(1) 灵敏度 | 第8页 |
(2) 阻塞和杂散相应抑制 | 第8页 |
(3) 互调相应抑制 | 第8-9页 |
(4) 邻道干扰抑制 | 第9页 |
(5) 杂散辐射 | 第9页 |
1.2.2 超外差式接收机 | 第9-13页 |
(1) Hartley 结构 | 第11-12页 |
(2) Weaver 结构 | 第12-13页 |
1.2.3 零中频接收机(Zero-IF receiver) | 第13-16页 |
(1) 本振信号泄漏(LO-Leakage) | 第14页 |
(2) 直流漂移(dc-offset) | 第14-15页 |
(3) 低频噪声(Flicker Noise) | 第15页 |
(4) 偶次失真(Even-Order Distortion) | 第15-16页 |
(5) I/Q 失配 | 第16页 |
1.3 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混频器理论 | 第17-31页 |
2.1 基本原理 | 第17-21页 |
2.2 主要性能指标 | 第21-27页 |
2.2.1 转换增益 | 第21-22页 |
2.2.2 线性度 | 第22-24页 |
2.2.3 噪声系数(NF Noise Figure) | 第24-26页 |
2.2.4 隔离度 | 第26-27页 |
2.3 混频器的分类 | 第27-30页 |
2.3.1 双平衡无源混频器 | 第28页 |
2.3.2 亚采样混频器 | 第28页 |
2.3.3 二极管环形混频器 | 第28-29页 |
2.3.4 单端混频器 | 第29-30页 |
2.3.5 平衡混频器 | 第30页 |
2.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亚谐波混频器的设计 | 第31-61页 |
3.1 亚谐波混频器结构及原理 | 第32-40页 |
3.1.1 反平行双二极管混频器(Anti-Parallel Diode Pair Mixer) | 第32-33页 |
3.1.2 MOS 管亚谐波混频结构 | 第33-37页 |
3.1.3 倍频器原理 | 第37-40页 |
3.2 亚谐波混频器的设计 | 第40-61页 |
3.2.1 多相滤波器设计 | 第40-44页 |
3.2.2 MOS 开关级电路设计 | 第44-47页 |
3.2.3 互导级电路设计 | 第47-52页 |
3.2.4 LO buffer 设计 | 第52-55页 |
3.2.5 LC-Tank 的设计考虑 | 第55-56页 |
3.2.6 亚谐波混频器改善直流漂移现象分析 | 第56页 |
3.2.7 最后设计考虑 | 第56-61页 |
第四章 整体电路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61-68页 |
4.1 增益分析 | 第61-62页 |
4.2 线性度分析 | 第62-63页 |
4.3 噪声分析 | 第63-64页 |
4.4 隔离度分析 | 第64-66页 |
4.5 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总结 | 第68-69页 |
5.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