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0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第8-9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 第9-10页 |
2 论文的理论构建 | 第10-15页 |
2.1 核心概念解释 | 第10-11页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1-14页 |
2.2.1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对外开放理论 | 第11-12页 |
2.2.2 世界城市的相关研究成果 | 第12-14页 |
2.3 衡量城市经济开放水平的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14-15页 |
3 当今世界城市的经济开放程度 | 第15-24页 |
3.1 世界城市的经济开放程度 | 第15-20页 |
3.1.1 纽约 | 第15-17页 |
3.1.2 伦敦 | 第17-18页 |
3.1.3 东京 | 第18-20页 |
3.2 东亚及东南亚区域性国际城市的经济开放程度 | 第20-23页 |
3.2.1 香港 | 第20-21页 |
3.2.2 新加坡 | 第21-23页 |
3.3 当今世界城市经济开放的特征 | 第23-24页 |
4 北京经济开放水平的分析 | 第24-37页 |
4.1 比较范围的确定 | 第24-25页 |
4.2 北京经济开放水平与国内外其他城市的比较 | 第25-32页 |
4.2.1 要素聚集力的比较 | 第25-30页 |
4.2.1.1 商品贸易水平 | 第25-26页 |
4.2.1.2 利用外资水平 | 第26-28页 |
4.2.1.3 服务贸易水平 | 第28-30页 |
4.2.1.4 人口开放水平 | 第30页 |
4.2.2 经济辐射力的比较 | 第30-32页 |
4.2.2.1 辐射范围 | 第30-31页 |
4.2.2.2 辐射程度 | 第31-32页 |
4.3 北京经济开放水平存在的差距与原因分析 | 第32-37页 |
4.3.1 北京的国际化水平及发展阶段 | 第33页 |
4.3.2 北京与世界城市及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差距 | 第33页 |
4.3.3 差距存在的原因分析 | 第33-37页 |
4.3.3.1 要素聚集力存在差距的原因 | 第34页 |
4.3.3.2 经济辐射力存在差距的原因 | 第34-37页 |
5 未来提升北京经济开放水平的对策建议 | 第37-44页 |
5.1 推进城市国际化战略 | 第37页 |
5.2 "请进来",提升北京的要素聚集力 | 第37-41页 |
5.2.1 商贸领域 | 第38页 |
5.2.2 利用外资方面 | 第38-39页 |
5.2.3 服务贸易方面 | 第39-40页 |
5.2.4 人口聚集方面 | 第40-41页 |
5.3 "走出去",提高北京的经济辐射力 | 第41-44页 |
5.3.1 增强对所在区域的经济辐射力 | 第41-42页 |
5.3.2 增强对国家经济的贡献度 | 第42页 |
5.3.3 增强在全球范围的经济辐射力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详细摘要 | 第48-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