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基于员工视角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敬业度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推进第10-11页
        1.1.2 企业竞争提出新挑战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页
    1.3 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第12-15页
        1.3.1 论文的结构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页
        1.3.3 可能的创新点第13-15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5-24页
    2.1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综述第15-19页
        2.1.1 企业应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之辩第15-16页
        2.1.2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第16-18页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18页
        2.1.4 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第18-19页
        2.1.5 综述小结第19页
    2.2 员工敬业度的研究综述第19-22页
        2.2.1 员工敬业度的定义第19-20页
        2.2.2 员工敬业度的维度与测量第20-21页
        2.2.3 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因素第21-22页
        2.2.4 员工敬业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第22页
        2.2.5 以往研究小结第22页
    2.3 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敬业度的关系第22-24页
        2.3.1 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敬业度的相关研究第22-23页
        2.3.2 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敬业度的作用机制第23-24页
第3章 模型设计和提出研究假设第24-28页
    3.1 研究目的第24页
    3.2 关键概念界定第24页
    3.3 概念模型第24-25页
    3.4 研究假设第25-28页
第4章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第28-35页
    4.1 问卷设计第28-32页
        4.1.1 问卷的整体设计第28页
        4.1.2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第28-31页
        4.1.3 员工敬业度的指标体系第31-32页
    4.2 问卷调查第32-35页
        4.2.1 问卷的发放与收集第32页
        4.2.2 调查对象的基本属性第32-33页
        4.2.3 企业社会责任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33页
        4.2.4 员工敬业度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33-35页
第5章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第35-45页
    5.1 信度、效度分析第35-39页
        5.1.1 信度分析第35-36页
        5.1.2 效度分析第36页
        5.1.3 因子分析第36-39页
    5.2 假设检验第39-41页
        5.2.1 样本的相关分析第39-40页
        5.2.2 相关分析结果的总结第40-41页
    5.3 回归分析第41-44页
        5.3.1 企业社会责任各个因子与组织认同因子的回归分析第41-42页
        5.3.2 企业社会责任各个因子与工作投入因子的回归分析第42页
        5.3.3 企业社会责任各个因子与工作价值感因子的回归分析第42-43页
        5.3.4 企业社会责任各个因子与员工敬业度的回归分析第43-44页
    5.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6章 结论第45-49页
    6.1 本文研究结论第45页
    6.2 对企业的启示第45-47页
    6.3 尚需研究的问题第47-49页
        6.3.1 研究不足第47页
        6.3.2 研究展望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附录第52-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历史上的鄱阳湖与江西经济
下一篇:档案载体演变对档案信息传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