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1.2.3 现状国内外研究方法的特征 | 第9-10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0-12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2 本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港口码头主要作业流程分析 | 第12-20页 |
2.1 船舶进出港作业流程 | 第12-15页 |
2.2 码头内部作业流程 | 第15-18页 |
2.2.1 集装箱码头进口流程 | 第15-17页 |
2.2.2 集装箱码头出口流程 | 第17-18页 |
2.3 码头与后方堆场之间物流流程 | 第18-19页 |
2.3.1 码头与后方堆场之间集港物流流程 | 第18-19页 |
2.3.2 码头与后方堆场之间疏港物流流程 | 第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码头内部物流仿真建模 | 第20-34页 |
3.1 码头内部作业关键因素分析 | 第20-22页 |
3.1.1 此次仿真涉及研究对象的情况 | 第20-21页 |
3.1.2 码头内部作业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3.2 码头内部物流优化目标分析与设计 | 第22-23页 |
3.2.1 模型仿真目标 | 第22页 |
3.2.2 模型控制结构 | 第22-23页 |
3.3 码头内部物流仿真模型构建 | 第23-26页 |
3.3.1 码头内部物流仿真模型 | 第23页 |
3.3.2 模型的建立 | 第23-26页 |
3.4 码头内部物流仿真分析 | 第26-34页 |
3.4.1 模拟运行界面介绍 | 第26-27页 |
3.4.2 基础数据输入 | 第27-29页 |
3.4.3 模拟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第四章 码头与后方堆场之间物流仿真建模 | 第34-42页 |
4.1 码头与后方堆场之间物流系统分析 | 第34-35页 |
4.2 预约集港模式及其关键因素分析 | 第35-38页 |
4.2.1 预约集港模式下的集港业务流程 | 第35-36页 |
4.2.2 预约集港的实施方式 | 第36-37页 |
4.2.3 预约集港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38页 |
4.3 预约集港模式下码头与后方堆场间物流优化目标分析与设计 | 第38页 |
4.4 预约集港模式下物流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8-39页 |
4.4.1 模型的控制结构 | 第38页 |
4.4.2 结构化模型 | 第38-39页 |
4.5 码头与后方堆场之间物流仿真分析 | 第39-42页 |
4.5.1 仿真参数设定 | 第39-40页 |
4.5.2 仿真试验 | 第40页 |
4.5.3 仿真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天津港集装箱港区物流系统仿真实证研究 | 第42-63页 |
5.1 天津港集装箱港区简介 | 第42-45页 |
5.2 天津港集装箱港区内部物流仿真实证研究 | 第45-54页 |
5.2.1 模拟参数设定 | 第45-47页 |
5.2.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7-54页 |
5.3 天津港集装箱港区码头与后方堆场之间物流仿真实证研究 | 第54-63页 |
5.3.1 仿真参数设定 | 第54页 |
5.3.2 仿真试验 | 第54-56页 |
5.3.3 仿真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56-62页 |
5.3.4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总结 | 第63页 |
6.2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