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1.3.1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农村信贷理论的概述 | 第17-21页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7页 |
2.1.1 信贷与信贷资金运动 | 第17页 |
2.1.2 农村信贷 | 第17页 |
2.2 农村信贷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2.2.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第17-18页 |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第18-19页 |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19-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河北省农村信贷与经济发展现状 | 第21-25页 |
3.1 河北省农村信贷基本状况 | 第21-22页 |
3.1.1 河北省农村信贷规模的一般描述 | 第21-22页 |
3.1.2 河北省农村信贷结构的分析 | 第22页 |
3.2 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3.3 河北省农村信贷与农村经济增长变化的关系研究 | 第2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4 河北省农村信贷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5-36页 |
4.1 指标的选取 | 第25-26页 |
4.1.1 指标的构建原则 | 第25页 |
4.1.2 农村信贷发展指标的构建 | 第25-26页 |
4.1.3 农村经济增长指标的选取 | 第26页 |
4.2 数据处理与平稳性检验 | 第26-28页 |
4.2.1 数据处理 | 第26-27页 |
4.2.2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第27-28页 |
4.3 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第28-34页 |
4.3.1 建立 VAR 模型 | 第28-29页 |
4.3.2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 第29-31页 |
4.3.3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31-33页 |
4.3.4 方差分解分析 | 第33-3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5 案例分析 | 第36-43页 |
5.1 调查目的及问卷设计 | 第36页 |
5.1.1 调查对象与目的 | 第36页 |
5.1.2 问卷设计及研究指标的选取 | 第36页 |
5.2 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5.2.1 对农户贷款金额、期限和利率的分析 | 第37-38页 |
5.2.2 对农户贷款用途的分析 | 第38-39页 |
5.2.3 对农户家庭年收入的分析 | 第39页 |
5.3 影响家庭年收入的因素分析 | 第39-41页 |
5.3.1 列联表分析方法的原理 | 第39-40页 |
5.3.2 农户贷款金额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40-4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6 本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3-46页 |
6.1 本文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43页 |
6.1.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43页 |
6.1.2 本文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43页 |
6.2 农村信贷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