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7页 |
1.3.1 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17页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研究路线 | 第18-19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2章 BLM理念的内涵及其优势 | 第20-29页 |
2.1 BLM理念的产生背景 | 第20-24页 |
2.1.1 建筑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0-23页 |
2.1.2 BIM技术的出现 | 第23-24页 |
2.1.3 BLM理念的形成 | 第24页 |
2.2 BLM理念的内涵 | 第24-25页 |
2.3 BLM理念的优势分析 | 第25-27页 |
2.3.1 更好的创建信息 | 第25-26页 |
2.3.2 更好的管理信息 | 第26-27页 |
2.3.3 更好的共享信息 | 第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实现BLM理念的核心技术BIM | 第29-38页 |
3.1 BIM技术简介 | 第29-32页 |
3.1.1 BIM的技术核心 | 第29-30页 |
3.1.2 BIM相关软件 | 第30-32页 |
3.2 实现BIM各软件有效集成应用的标准 | 第32-34页 |
3.2.1 实行BIM软件统一标准的必要性分析 | 第32页 |
3.2.2 国际上BIM相关标准研究 | 第32-33页 |
3.2.3 BIM软件标准之IFC标准的价值分析 | 第33-34页 |
3.3 BIM技术特性分析 | 第34-37页 |
3.3.1 可视化 | 第34-35页 |
3.3.2 协调性 | 第35页 |
3.3.3 模拟性 | 第35-36页 |
3.3.4 优化性 | 第36-37页 |
3.3.5 关联性 | 第37页 |
3.3.6 可出图性 | 第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BIM应用于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的适用性分析 | 第38-43页 |
4.1 建筑项目风险管理特点概述 | 第38-40页 |
4.1.1 风险管理与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概述 | 第38-39页 |
4.1.2 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的特征及其主要表现 | 第39-40页 |
4.2 BIM技术应用于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的适用性分析 | 第40-42页 |
4.2.1 传统建筑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0-41页 |
4.2.2 基于BIM技术和BLM理念的风险管理优势分析 | 第41-4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BIM技术在各阶段风险管理的实践应用作用分析 | 第43-57页 |
5.1 规划决策阶段的作用分析 | 第43-46页 |
5.1.1 使场地分析结果更科学 | 第43-45页 |
5.1.2 协助业主迅速找出最优方案 | 第45-46页 |
5.2 设计阶段的作用分析 | 第46-50页 |
5.2.1 帮助实现协同化设计 | 第46-47页 |
5.2.2 促使设计结果更科学 | 第47页 |
5.2.3 减少设计碰撞的产生 | 第47-49页 |
5.2.4 提高设计工作效率 | 第49-50页 |
5.3 施工阶段的作用分析 | 第50-55页 |
5.3.1 使信息共享更便捷 | 第50-51页 |
5.3.2 帮助实现施工资源的动态跟踪 | 第51-53页 |
5.3.3 使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更严谨 | 第53-54页 |
5.3.4 使工序间的施工组织安排更科学 | 第54-55页 |
5.4 运营维护阶段 | 第55-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案例分析—基于曹妃甸水上会馆项目 | 第57-70页 |
6.1 项目概况 | 第57页 |
6.2 项目实施过程面临的主要风险挑战 | 第57-59页 |
6.2.1 技术风险 | 第58页 |
6.2.2 进度风险 | 第58页 |
6.2.3 管理风险 | 第58-59页 |
6.2.4 成本风险 | 第59页 |
6.2.5 质量风险 | 第59页 |
6.3 基于BIM技术全过程不同阶段风险管理过程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59-68页 |
6.3.1 决策阶段 | 第59-61页 |
6.3.2 设计阶段 | 第61-64页 |
6.3.3 施工阶段 | 第64-67页 |
6.3.4 运维阶段 | 第67页 |
6.3.5 主要成果指标 | 第67-6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3页 |
7.1 结论 | 第70-71页 |
7.2 展望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