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养殖技术论文--海水养殖方式论文--池塘养殖论文

海水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池塘细菌群落分析及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3页
    1 微生态学第13-18页
        1.1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第13页
        1.2 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第13-18页
            1.2.1 传统研究方法第14-15页
            1.2.2 分子研究方法第15-18页
    2 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第18-21页
        2.1 对虾养殖面临的问题第18页
        2.2 多营养层次养殖的提出第18-19页
        2.3 对虾主要的生态养殖模式第19-20页
        2.4 贝类在多营养层次养殖系统中的调控作用第20页
        2.5 微生物对海水多营养层次健康养殖系统的调控第20-21页
    3 养殖水域微生物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1-22页
    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PCR-DGGE 检测条件的优化第23-38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3-32页
        1.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第23-24页
        1.2 实验试剂第24-26页
            1.2.1 化学药品第24页
            1.2.2 溶液配制方法第24-25页
            1.2.3 PCR 引物及载体第25-26页
        1.3 实验方法第26-32页
            1.3.1 样品总 DNA 的提取第26-28页
            1.3.2 粗提 DNA 的纯化第28页
            1.3.3 PCR 扩增条件的优化第28-30页
            1.3.4 DGGE 条件的优化第30-32页
    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2-37页
        2.1 总 DNA 提取结果第32-33页
        2.2 PCR 优化结果第33-34页
        2.3 DGGE 优化结果第34-37页
            2.3.1 确定变性剂的梯度范围第34-35页
            2.3.2 最佳电泳时间的确定第35-36页
            2.3.3 染色方法的对比第36-37页
    3 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多营养层次养殖池塘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第38-58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8-41页
        1.1 采集样品第38页
        1.2 实验方法第38-41页
            1.2.1 DGGE 图谱相关统计分析第38-39页
            1.2.2 DGGE 条带的序列测定第39-41页
    2 实验结果第41-52页
        2.1 总 DNA 提取结果第41页
        2.2 降落 PCR 扩增结果第41-42页
        2.3 DGGE 图谱分析第42-45页
            2.3.1 同一养殖模式养殖周期内 DGGE 图谱第42-44页
            2.3.2 不同养殖模式池塘在同一时期 DGGE 图谱第44-45页
        2.4 DGGE 图谱的 UPGMA 聚类分析第45-46页
        2.5 DGGE 条带序列测定及细菌群落系统发育分析第46-47页
        2.6 香浓威纳指数(H′)第47-52页
    3 讨论第52-56页
        3.1 池塘底泥样品总 DNA 的提取第52页
        3.2 Shannon-Wiener 指数和条带数第52-53页
        3.3 同一养殖模式养殖周期内微生物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第53-54页
        3.4 不同营养层次养殖池塘菌群的分析比较第54-56页
    4 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养殖池塘细菌变动与理化因子相关性分析第58-68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8-59页
        1.1 理化指标的测定第58页
        1.2 沉积物异养细菌及弧菌计数第58-59页
        1.3 细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典型性对应分析第59页
    2 实验结果第59-64页
        2.1 养殖周期内底泥细菌数量的周期变化第59-60页
        2.2 养殖周期内底泥理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第60-62页
        2.3 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典型性对应关系第62-64页
        2.4 细菌数量动态变化与理化因子的相关分析第64页
    3 讨论第64-66页
        3.1 养殖池塘理化因子的动态变化第64-65页
        3.2 养殖周期底泥数量的动态变化及与理化因子的关系第65页
        3.3 细菌群落分布与理化因子相关性分析第65-66页
    4 小结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6页
个人简历第76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带遗传图谱构建与QTL定位研究
下一篇:革兰氏阴性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筛选与活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