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中国互联网地图的传播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选题的提出第8-9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9页
   ·相关研究综述第9-11页
     ·研究现状第9-11页
     ·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1页
   ·本文涉及主要概念界定第11-13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5页
第二章 作为媒体的中国互联网地图第15-35页
   ·中国互联网地图的现状第15-22页
     ·政府积极鼓励,行业良性发展第15-16页
     ·市场规模壮大,行业迅速发展第16-18页
     ·运营商群雄并起,行业竞争发展第18-22页
   ·中国互联网地图的特点第22-24页
     ·搜索的精确性第22页
     ·数据的海量性和动态性第22-23页
     ·操作的可控性第23页
     ·内容的直观性和多样性第23页
     ·传播的共享交互性第23-24页
     ·条件的依赖性第24页
   ·媒体特点的延伸——论互联网地图和纸质地图的比较第24-25页
   ·“精确制导”——基于垂直搜索下的互联网地图的服务第25-27页
     ·本地搜索第26页
     ·公交查询第26页
     ·路况分析第26页
     ·自驾线路第26-27页
     ·生活搜索第27页
   ·“包罗万象”——中国互联网地图传播内容分析第27-35页
     ·参与议程设置的政治宣传第27-31页
     ·广告投放的经济效益第31-33页
     ·地图叙事的文化交流第33-35页
第三章 作为传播者的中国互联网地图广告主第35-44页
   ·非商业广告主第35-38页
     ·政府——宏观管理第35-37页
     ·事业单位——微观调控第37-38页
   ·商业广告主第38-44页
     ·自我广告主——议程设置下的注意力经济第38-39页
     ·中小广告主——长尾下的标注第39-41页
     ·规模广告主——多样化的嵌套第41-44页
第四章 作为受众的中国互联网地图用户第44-52页
   ·互联网地图的用户分析第44-46页
     ·互联网地图用户的基本构成第44-45页
     ·用户的长尾理论第45-46页
   ·互联网地图的使用与满足第46-48页
     ·基于生活需求的使用与满足第46-47页
     ·基于文化的使用与满足第47页
     ·基于学习的使用和满足第47页
     ·基于个性化的使用和满足第47-48页
   ·用户选择性的习惯分析第48-49页
     ·视觉习惯第48页
     ·使用习惯第48页
     ·接受习惯第48-49页
     ·品牌习惯第49页
   ·“受众”非受众——互联网地图的口碑传播第49-52页
第五章 对传播噪音的思考第52-64页
   ·中国互联网地图的品牌经营第52-60页
     ·事件营销,软性传播第53-54页
     ·维系用户,增加粘性第54-56页
     ·塑造品牌形象——从创新思维到自我认同第56-60页
   ·自由软件运动——维基传播模式下的数据更新第60-64页
第六章 结语第64-66页
   ·多元化的互联网地图传播第64页
   ·“传播”才能“知道”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社交网站(SNS)商业模式发展研究
下一篇:基于植酸/纳米金、纳米金属氧化物的传感界面构筑及其电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