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部分 研究概况 | 第14-1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况 | 第15-18页 |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9-25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评估患者各阶段手功能 | 第19页 |
2.分析患者各阶段存在的功能问题 | 第19页 |
3.调查患者院外功能锻炼的情况 | 第19页 |
4.追踪患者康复的满意情况以及创伤的结局 | 第19-20页 |
5.提出相关的临床对策和建议 | 第2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文献回顾法 | 第20页 |
2.问卷调查法 | 第20-21页 |
三、研究步骤 | 第21-25页 |
1.调查表的设计及整理 | 第21-22页 |
2.调查前准备 | 第22-23页 |
3.调查的实施 | 第23-24页 |
4.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4页 |
5.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四、质量控制 | 第25页 |
1.首次调查 | 第25页 |
2.随访调查 | 第25页 |
3.数据录入 | 第25页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第25-33页 |
一、患者的基本资料 | 第25-26页 |
二、各阶段患者的手功能状况 | 第26-30页 |
1.出院前患者手功能受限较严重 | 第26-27页 |
2.术后1个月患者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 | 第27-28页 |
3.术后3个月患者手功能有较大改善但工作能力相对较差 | 第28-29页 |
4.术后6个月患者整体手功能较好但仍存在部分功能问题 | 第29-30页 |
三、各时间段患者手功能康复情况的比较 | 第30-31页 |
四、患者人口学因素与创伤相关因素对手功能的影响 | 第31-32页 |
五、患者院外功能锻炼情况 | 第32页 |
1.患者院外康复方法的运用 | 第32页 |
2.患者院外康复频率 | 第32页 |
六、患者术后康复满意度 | 第32-33页 |
七、术后6个月患者回归工作情况 | 第33页 |
第四部分 讨论及结论 | 第33-40页 |
一、讨论 | 第33-40页 |
1.患者术后半年内手功能康复进程的特点 | 第33-34页 |
2.患者术后各阶段存在的功能问题 | 第34-37页 |
3.手部肌腱损伤患者的手功能影响因素 | 第37页 |
4.患者院外功能锻炼情况分析 | 第37-39页 |
5.患者术后康复满意度及回归工作情况讨论 | 第39-40页 |
二、结论 | 第40页 |
1.患者整体手功能在术后半年内持续改善且在 1-3 个月康复最快 | 第40页 |
2.患者术后各阶段功能障碍兼具共同性和差异性 | 第40页 |
3.手部肌腱损伤患者手功能与多种因素相关 | 第40页 |
4.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不到位 | 第40页 |
5.患者术后康复满意度及回归工作情况较差 | 第40页 |
第五部分 对策及建议 | 第40-44页 |
一、提供早期生活指导 | 第40-42页 |
二、指导早期康复活动 | 第42-43页 |
三、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 第43页 |
四、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 | 第43页 |
五、加强院内健康教育 | 第43-44页 |
六、推进延续护理服务的开展 | 第44页 |
第六部分 创新性及局限性 | 第44-45页 |
一、本研究的创新性 | 第44-45页 |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45页 |
三、展望 | 第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4页 |
综述 | 第54-63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录 | 第63-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