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非遗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20-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2-23页 |
1.5.1 研究创新 | 第22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22-23页 |
2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相关理论 | 第23-29页 |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内涵 | 第23-24页 |
2.2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 第24页 |
2.3 数字化传播相关理论 | 第24-29页 |
2.3.1 文化内涵 | 第24-25页 |
2.3.2 大众传播理论 | 第25-27页 |
2.3.3 数字技术及数字化传播理论 | 第27-29页 |
3 宁波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与传播现状 | 第29-41页 |
3.1 宁波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分布及简介 | 第29-35页 |
3.1.1 海洋类民间文学 | 第29-31页 |
3.1.2 海洋类传统音乐 | 第31-32页 |
3.1.3 海洋类传统舞蹈 | 第32页 |
3.1.4 海洋传统曲艺 | 第32-33页 |
3.1.5 海洋类传统美术 | 第33-34页 |
3.1.6 海洋类传统技艺 | 第34页 |
3.1.7 海洋类民俗 | 第34-35页 |
3.2 宁波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特点 | 第35-37页 |
3.3 宁波海洋非遗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41页 |
3.3.1 民众文化认同感缺失 | 第38-39页 |
3.3.2 产业化程度不足 | 第39页 |
3.3.3 传承人青黄不接 | 第39-40页 |
3.3.4 传播手段较单一 | 第40-41页 |
4 宁波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对策 | 第41-61页 |
4.1 确立资源管理与运营机制 | 第42-47页 |
4.1.1 建立管理运营机制 | 第43-44页 |
4.1.2 加强产业化运作 | 第44-46页 |
4.1.3 拓展“三位一体”保护传承模式 | 第46-47页 |
4.2 宁波海洋非遗数字化功能流程体系构建 | 第47-53页 |
4.2.1 宁波海洋非遗资源的采集 | 第47-51页 |
4.2.2 宁波海洋非遗的数据库建设 | 第51-52页 |
4.2.3 宁波海洋非遗资源的展示 | 第52-53页 |
4.3 构建宁波海洋非遗数字化多媒体传播平台 | 第53-61页 |
4.3.1 运用移动新媒体终端 | 第53-54页 |
4.3.2 运用动漫进行互动 | 第54-56页 |
4.3.3 运用VR技术再现海洋非遗项目 | 第56-57页 |
4.3.4 合理运用社交网站平台进行推广 | 第57-58页 |
4.3.5 建立“双微”平台 | 第58-59页 |
4.3.6 构建数字虚拟博物馆 | 第59-6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结论 | 第61页 |
5.2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