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理论及方法 | 第9-11页 |
1.2.1 研究理论 | 第9-1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 “V+出”类动趋式基本研究 | 第11-14页 |
1.3.1 “V+出”类动趋式语法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3.2 论元整合与制约机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第二章 “V+出”类动趋式的语法意义 | 第14-19页 |
2.1 动趋式 “V出”类的运动事件的语法意义 | 第14-15页 |
2.2 动趋式 “V出”类的廓时事件的语法意义 | 第15-17页 |
2.3 “V+出”类动趋式的基本义引申为抽象义的制约因素 | 第17-19页 |
第三章 “V+出”类动趋式的整合研究 | 第19-34页 |
3.1 配价理论的运用 | 第19-20页 |
3.2 论元分类与选择 | 第20-22页 |
3.3 论元整合 | 第22-31页 |
3.3.1 运动事件的二价动趋式 | 第23-25页 |
3.3.2 运动事件的三价动趋式 | 第25-26页 |
3.3.3 引申意义的二价动趋式 | 第26-28页 |
3.3.4 引申意义的三价动趋式 | 第28-30页 |
3.3.5 整合小结 | 第30-31页 |
3.4 “V+出”类动趋式的配价提升原则 | 第31-34页 |
第四章 动趋式 “V+出”类的语法化历程 | 第34-47页 |
4.1 趋向连动式 | 第35-36页 |
4.2 简单动趋式 | 第36-37页 |
4.3 复合动趋式 | 第37-42页 |
4.3.1 表示运动意义的复合动趋式 | 第37-41页 |
4.3.2 表示廓时意义的复合动趋式 | 第41-42页 |
4.4 语法化历程 | 第42-44页 |
4.5 “V+出”类动趋式的语法化机制 | 第44-47页 |
第五章 余论 | 第47-49页 |
5.1 对 “V+出”类动趋式的启示 | 第47页 |
5.2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47-48页 |
5.3 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