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医疗服务制度论文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1“互联网+”时代下的健康管理新趋势第13页
        1.1.2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要求第13-14页
        1.1.3 健全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现实需要第14页
    1.2 选题意义第14-15页
    1.3 研究目标与思路第15-16页
        1.3.1 研究目标第15页
        1.3.2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4 研究创新点与重点、难点第16-17页
        1.4.1 研究创新点第16页
        1.4.2 研究重点、难点第16-17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7-19页
        1.5.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述评第19-29页
    2.1 国内家庭医生制度研究现状综述第19-23页
        2.1.1 家庭医生概念界定第19页
        2.1.2 家庭医生制度概念界定第19-20页
        2.1.3 家庭医生制度实施的可行性研究第20-21页
        2.1.4 家庭医生制度服务模式研究第21页
        2.1.5 家庭医生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第21-22页
        2.1.6 家庭医生培养制度研究第22-23页
        2.1.7 家庭医生制度服务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第23页
    2.2 国外家庭医生制度研究现状综述第23-28页
        2.2.1 英国第23-24页
        2.2.2 美国第24-25页
        2.2.3 澳大利亚第25-26页
        2.2.4 荷兰第26-27页
        2.2.5 古巴第27页
        2.2.6 日本第27-28页
    2.3 研究述评第28-29页
第三章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现状第29-36页
    3.1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建立过程第29-30页
    3.2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实践特色第30-36页
        3.2.1 长宁区家庭医生制度实践特色第30-32页
        3.2.2 静安区家庭医生制度实践特色第32-33页
        3.2.3 闸北区家庭医生制度实践特色第33-35页
        3.2.4 其他区(县)家庭医生制度实践特色第35-36页
第四章 基于“二元”主体家庭医生制度的调查研究第36-67页
    4.1 调研方案设计第36-37页
    4.2 基于“二元”主体的家庭医生调研问卷分析第37-54页
        4.2.1 家庭医生为主体的调研结果第37-44页
        4.2.2 居民为主体的调研结果第44-54页
    4.3 居民签约家庭医生影响因素研究第54-61页
        4.3.1 研究方法第54-55页
        4.3.2 结果第55-60页
        4.3.3 影响居民签约家庭医生的主要因素第60-61页
    4.4 家庭医生服务满意度评估第61-67页
        4.4.1 方差分析及因子载荷系数第62-64页
        4.4.2 因子得分数第64-65页
        4.4.3 分析结论第65-67页
第五章 上海家庭医生制度取得的成效与发展瓶颈第67-72页
    5.1 上海家庭医生制度取得的成效第67-68页
        5.1.1 家庭医生制度签约率和居民满意度较高第67页
        5.1.2 居民就医的便利性与有序性有所提高第67页
        5.1.3 居民的医疗费用支出得到有效降低第67页
        5.1.4 就医关系稳定,医患关系明显改善第67-68页
        5.1.5 探索推进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化平台建设初见成效第68页
    5.2 上海家庭医生制度发展瓶颈第68-72页
        5.2.1 家庭医生数量少、质量缺口大第68-69页
        5.2.2 家庭医生内在激励不足,工作积极性较低第69页
        5.2.3 资源整合不到位,信息化平台建设有待加强第69-70页
        5.2.4 家庭医生制度的签约率与居民认同度不匹配第70页
        5.2.5 配套制度和政策缺失,家庭医生制度发展受到制约第70-72页
第六章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体系优化设计第72-86页
    6.1 国内其他城市家庭医生制度实践经验第72-77页
        6.1.1 北京市家庭医生制度第72-73页
        6.1.2 苏州市家庭医生制度第73-74页
        6.1.3 深圳市家庭医生制度第74-76页
        6.1.4 香港全科医生制度第76页
        6.1.5 国内家庭医生制度试点探索总结第76-77页
    6.2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运行机制设计第77-83页
        6.2.1 以政府为主体的政策保障机制第79页
        6.2.2 以医疗保险机构为核心的医保激励制度第79-80页
        6.2.3 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载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制约机制第80-82页
        6.2.4 以签约居民为实施主体的诚信机制第82-83页
    6.3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优化模型构建第83-86页
        6.3.1 模型总体框架第83页
        6.3.2 关键环节与推进路径第83-86页
第七章 完善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具体路径第86-91页
    7.1 注重家庭医生队伍建设,严格准入机制和系统培训第86页
    7.2 加强绩效管理和考核激励,完善评估监督机制第86-87页
    7.3 探索“互联网+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新模式第87-88页
    7.4 借助网络平台,以行业资源为导向实现家庭医生价值第88页
    7.5 构建立体宣传网络,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第88-89页
    7.6 加强投入保障,完善经费管理机制第89页
    7.7 分阶段推进家庭医生首诊,完善双向转诊制度第89页
    7.8 配合支付方式改革,建立费用结算奖惩机制第89-91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7页
附录第97-113页
    附录 1:针对家庭医生的问卷第97-103页
    附录 2:针对常住居民的问卷第103-109页
    附录 3:访谈报告第109-11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113-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心血管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微网逆变器并网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