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论 | 第9-29页 |
(一) 选题意义及由来 | 第9-12页 |
1、选题由来 | 第9-11页 |
2、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三)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点及难点 | 第19-20页 |
1、研究方法 | 第19页 |
2、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3、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 第20页 |
(四) 论文结构 | 第20-21页 |
(五) 基本概念与理论依据 | 第21-29页 |
1、相关概念 | 第21-24页 |
2、理论依据:人性假设和激励理论 | 第24-27页 |
3、激励理论对我国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构建的启示 | 第27-29页 |
一、我国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概说 | 第29-38页 |
(一) 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发展 | 第29-31页 |
1、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 | 第30页 |
2、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形成 | 第30-31页 |
3、我国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现状 | 第31页 |
(二) 当前激励机制下我国基层公务员的群体状况 | 第31-36页 |
1、我国基层公务员特点及其人性假设 | 第32-34页 |
2、现阶段我国基层公务员的困境探讨 | 第34-36页 |
(三) 在当前形势下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创新的意义 | 第36-38页 |
1、创新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是改善基层公务员集体困境的必要途径 | 第36页 |
2、创新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是提高基层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渠道 | 第36-37页 |
3、创新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是遏制基层政府权力腐败的有效手段 | 第37-38页 |
二、当前我国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8-49页 |
(一) 激励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8-41页 |
1、公平激励理念的缺位 | 第38-39页 |
2、人本主义观念的缺失 | 第39-40页 |
3、权变激励观念的缺乏 | 第40-41页 |
(二) 激励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1-43页 |
1、激励方法单一,难以实现充分激励 | 第41-42页 |
2、激励方法陈旧,无法做到与时俱进 | 第42-43页 |
(三) 激励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3-49页 |
1、薪酬制度不合理 | 第43-45页 |
2、晋升制度不完善 | 第45-46页 |
3、考核制度不科学 | 第46-48页 |
4、培训制度不健全 | 第48-49页 |
三、我国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中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 | 第49-55页 |
(一) 激励理念方面的局限 | 第49-50页 |
1、忽视基层公务员的“经济人”属性,一味强调“道德人”属性 | 第49-50页 |
2、强调外在激励,忽视了内在的激励 | 第50页 |
(二) 外部环境方面的局限 | 第50-53页 |
1、经济环境方面的制约——过度逐利 | 第51页 |
2、法制环境方面的制约——监管不力 | 第51-52页 |
3、文化环境方面的制约——思想禁锢 | 第52-53页 |
(三) 基层公务员本身能力方面的局限 | 第53-55页 |
四、我国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创新的思路 | 第55-72页 |
(一) 主动革新激励理念,促进科学激励 | 第55-58页 |
1、强化公平意识,将公平作为激励机制构建的基础 | 第55-56页 |
2、注重以人为本,重视基层公务员的利益诉求 | 第56-57页 |
3、强化权变意识,依据环境变化对机制进行适时调整 | 第57-58页 |
(二)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实现多元激励 | 第58-59页 |
1、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方法,对基层公务员进行激励 | 第58-59页 |
2、灵活运用各种激励方法,实现激励机制创新 | 第59页 |
(三) 积极完善激励制度,全面创新激励 | 第59-66页 |
1、改善薪酬制度 | 第60-61页 |
2、完善晋升制度 | 第61-63页 |
3、优化考核制度 | 第63-64页 |
4、强化培训制度 | 第64-66页 |
(四) 整合各种保障因素,深入落实激励 | 第66-72页 |
1、优化外部环境,保障激励机制的实施 | 第67-69页 |
2、实现多层次监督,构建监督体系 | 第69-72页 |
结语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