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旅游信息丰富度和传播模式多样化极大提高 | 第10-11页 |
1.1.2 旅游信息组织和产品目的地化趋势明显 | 第11页 |
1.1.3 旅游信息传播向移动端转移已成定局 | 第11页 |
1.1.4“客户服务”成为目的地系统的首要职责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1.2.2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3 选题依据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15页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1.5.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1.5.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2页 |
2.1 基础理论 | 第18-20页 |
2.1.1 旅游目的地营销理论 | 第18页 |
2.1.2 产业集群理论 | 第18页 |
2.1.3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 | 第18-19页 |
2.1.4 地理信息技术理论 | 第19页 |
2.1.5 计算机软件开发与数据库理论 | 第19-20页 |
2.2 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2.2.1 智慧旅游 | 第20页 |
2.2.2 旅游目的地 | 第20-21页 |
2.2.3 旅游目的地营销 | 第21页 |
2.2.4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 | 第21-22页 |
第3章 基于智慧旅游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概述 | 第22-30页 |
3.1 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发展状况 | 第22-25页 |
3.1.1 DMS的发展历程 | 第22-24页 |
3.1.2 DMS存在问题 | 第24-25页 |
3.2 基于智慧旅游的DMS相对传统DMS的优势 | 第25-27页 |
3.2.1 移动化 | 第25页 |
3.2.2 多渠道 | 第25页 |
3.2.3 应用化 | 第25页 |
3.2.4 客户库 | 第25-26页 |
3.2.5 增值化 | 第26页 |
3.2.6 位置化 | 第26页 |
3.2.7 关联化 | 第26页 |
3.2.8 大数据化 | 第26-27页 |
3.3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主要开发方式与方法 | 第27-30页 |
3.3.1 主要开发方式 | 第27-28页 |
3.3.2 主要开发方法 | 第28-30页 |
第4章 旅游目的地智慧营销系统的战略构建步骤 | 第30-36页 |
4.1 市场机会分析 | 第30-33页 |
4.1.1 海量信息推动旅游信息服务业改革 | 第30-31页 |
4.1.2 精准定位技术推动移动服务发展 | 第31页 |
4.1.3 线上交易平台催生在线旅游行业崛起 | 第31-32页 |
4.1.4 网络传播技术推动旅游营销模式变革 | 第32-33页 |
4.2 利益动机分析阶段 | 第33页 |
4.2.1 战略动机分析 | 第33页 |
4.2.2 集群竞争力分析 | 第33页 |
4.2.3 产业推动分析 | 第33页 |
4.3 战略规划阶段 | 第33-34页 |
4.3.1 战略目标制定 | 第33-34页 |
4.3.2 可行性分析 | 第34页 |
4.3.3 责权分配 | 第34页 |
4.3.4 共同准则制度 | 第34页 |
4.4 战略执行阶段 | 第34-35页 |
4.4.1 市场定位和市场调研 | 第34-35页 |
4.4.2 营销整合模型 | 第35页 |
4.4.3 旅游目的地营销效果和服务监控 | 第35页 |
4.5 评估改进阶段 | 第35-36页 |
第5章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系统分析 | 第36-41页 |
5.1 系统的目标 | 第36-37页 |
5.1.1 总体目标 | 第36页 |
5.1.2 分项目标 | 第36-37页 |
5.2 可行性分析 | 第37-38页 |
5.2.1 经济可行性 | 第37页 |
5.2.2 技术可行性 | 第37-38页 |
5.2.3 操作可行性 | 第38页 |
5.3 系统需求分析 | 第38-40页 |
5.3.1 游客需求分析 | 第38-39页 |
5.3.2 旅游管理部门需求分析 | 第39-40页 |
5.3.3 旅游供给方需求分析 | 第40页 |
5.4 系统安全性要求 | 第40-41页 |
第6章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系统概要设计 | 第41-63页 |
6.1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 第41页 |
6.2 系统“113N闭环”总体构造 | 第41-45页 |
6.2.1 一个大数据中心 | 第42-43页 |
6.2.2 一大网络通信层 | 第43页 |
6.2.3 三大智慧运用体系 | 第43-44页 |
6.2.4 N终端感知渠道 | 第44页 |
6.2.5 一个数据流通闭环 | 第44-45页 |
6.3 三大运用体系功能模块设计 | 第45-56页 |
6.3.1 系统功能结构架构 | 第45-47页 |
6.3.2 智慧营销模块 | 第47-51页 |
6.3.3 智慧管理模块 | 第51-54页 |
6.3.4 智慧服务模块 | 第54-56页 |
6.4 大数据中心数据内容设计 | 第56-61页 |
6.4.1 数据分析流程 | 第56-58页 |
6.4.2 数据资源架构设计 | 第58-59页 |
6.4.3 旅游行业内部数据关系 | 第59-60页 |
6.4.4 数据内容需求 | 第60-61页 |
6.5 N终端感知渠道 | 第61-63页 |
6.5.1 系统终端输入 | 第62页 |
6.5.2 系统终端输出 | 第62-63页 |
第7章 自贡市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案例研究 | 第63-81页 |
7.1 自贡市DMS的战略规划 | 第63-64页 |
7.1.1 系统规划建设程序 | 第63-64页 |
7.1.2 系统战略目标 | 第64页 |
7.1.3 系统开发方式与方法 | 第64页 |
7.2 自贡市DMS的系统分析 | 第64-69页 |
7.2.1 自贡市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 | 第64-65页 |
7.2.2 自贡市DMS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65-67页 |
7.2.3 建设需求分析 | 第67-68页 |
7.2.4 系统总体目标 | 第68页 |
7.2.5 系统开发条件分析 | 第68-69页 |
7.3 自贡市DMS部分功能设计与实现 | 第69-81页 |
7.3.1 自贡市官方旅游网 | 第70-75页 |
7.3.2 智能旅游APP | 第75-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86-87页 |
附录 | 第87-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