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一)居住方式变迁研究 | 第8页 |
(二)邻里关系变迁研究 | 第8-10页 |
(三)邻里关系重塑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四)文献的简要评价和本研究的特点 | 第11-1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2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2页 |
四、研究设计 | 第12-15页 |
(一)个案选择 | 第12-13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五、永联小镇邻里关系今夕 | 第15-17页 |
(一)拆迁前的邻里关系 | 第15页 |
(二)拆迁后的邻里关系 | 第15-16页 |
(三)目前的邻里关系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个人在重塑邻里关系中的作用 | 第17-23页 |
一、普通居民的作用 | 第17-18页 |
(一)居民中热心人士主动活跃邻里关系 | 第17页 |
(二)共同兴趣爱好拉近居民情感 | 第17-18页 |
(三)抓住生活中的小契机和不熟悉的邻居进行沟通交流 | 第18页 |
二、园区长、楼道长的作用 | 第18页 |
三、纠纷调解员的作用(兼及一个个案工作案例) | 第18-23页 |
(一)接案 | 第19页 |
(二)预估 | 第19-20页 |
(三)计划 | 第20页 |
(四)介入 | 第20-21页 |
(五)结案 | 第21-22页 |
(六)评估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社区组织在重塑邻里关系中的作用 | 第23-38页 |
一、地区发展模式 | 第23页 |
二、永合社区服务中心的作用 | 第23-26页 |
(一)服务中心管理机制与工作方法简介 | 第23-25页 |
(二)管理机制的运行和工作方法的运用 | 第25-26页 |
三、社区社会工作助力邻里关系重塑 | 第26-35页 |
(一)邻里文化节 | 第26-30页 |
(二)社区邻里闲置物品交易会 | 第30-32页 |
(三)道德评议会 | 第32-33页 |
(四)特色楼道 | 第33-35页 |
四、五老协会的作用 | 第35-36页 |
五、改进建议 | 第36-38页 |
(一)加强社工专业方法培训 | 第36页 |
(二)完善活动评估机制 | 第36-37页 |
(三)提高居民“顶层参与”度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反思 | 第38-39页 |
一、总结 | 第38页 |
二、反思 | 第38-39页 |
(一)研究结果的局限性 | 第38页 |
(二)研究内容不够深入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