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免疫胶囊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缩写语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成果 | 第10-13页 |
1.2.1 处方中各药物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3 中药保健食品的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1.3.1 中药保健食品功效特点 | 第13-14页 |
1.3.2 中药保健食品发展 | 第14页 |
1.4 RSM的概述 | 第14页 |
1.4.1 试验设计 | 第14页 |
1.4.2 数据分析 | 第14页 |
1.5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增强免疫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16-28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第16-17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16页 |
2.2.2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16页 |
2.2.3 药材来源及鉴定结果 | 第16-17页 |
2.2.4 工艺路线初步确定 | 第17页 |
2.3 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17-24页 |
2.3.1 药材吸水率的测定 | 第17页 |
2.3.2 因素与水平的确定 | 第17页 |
2.3.3 评价指标与方法的建立 | 第17-19页 |
2.3.4 Box-Behnken设计 | 第19页 |
2.3.5 RSM分析实验结果 | 第19-24页 |
2.4 成型工艺的研究 | 第24-27页 |
2.4.1 辅料的选择 | 第24-25页 |
2.4.2 辅料用量的选择 | 第25页 |
2.4.3 药粉物理性质的测定 | 第25-26页 |
2.4.4 制备工艺的确定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增强免疫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 第28-42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第28-29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28页 |
3.2.2 药材与实验试剂 | 第28-29页 |
3.3 胶囊剂的检查 | 第29-30页 |
3.3.1 性状 | 第29页 |
3.3.2 水分 | 第29页 |
3.3.3 装量差异 | 第29页 |
3.3.4 崩解时限 | 第29-30页 |
3.4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30-41页 |
3.4.1 定性鉴别 | 第30-34页 |
3.4.2 粗多糖的含量测定 | 第34-37页 |
3.4.3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的含量测定 | 第37-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稳定性的研究 | 第42-47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42页 |
4.2.1 实验仪器 | 第42页 |
4.2.2 药材与实验试剂 | 第42页 |
4.3 实验方法及结果 | 第42-46页 |
4.3.1 样品及试验方法 | 第42-44页 |
4.3.2 加速稳定性试验 | 第44-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48页 |
实验研究内容 | 第47页 |
展望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