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5页 |
1 聚合物胶束研究概况 | 第13-20页 |
1.1 聚合物胶束的形成机理和结构 | 第13-14页 |
1.2 聚合物胶束的优势 | 第14-15页 |
1.3 聚合物胶束材料选择 | 第15-16页 |
1.4 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 | 第16-18页 |
1.5 聚合物胶束的质量评价 | 第18-19页 |
1.6 以中药为模型药物的聚合物载药胶束 | 第19-20页 |
2 穿心莲研究概况 | 第20-22页 |
2.1 主要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 | 第20-21页 |
2.2 剂型研究 | 第21-22页 |
2.3 穿心莲有效部位研究概况 | 第22页 |
3 立题依据 | 第22-25页 |
第二章 mPEG-SOLM两亲性共聚物的制备 | 第25-31页 |
1 材料和仪器 | 第25-26页 |
1.1 试剂与材料 | 第25页 |
1.2 仪器 | 第25-2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2.1 mPEG-SOLM聚合物的合成 | 第26-27页 |
2.2 mPEG-SOLM共聚物的表征 | 第27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0页 |
3.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27-29页 |
3.2 核磁共振 1H-NMR谱分析 | 第29-30页 |
3.3 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 | 第30页 |
4 讨论 | 第30-31页 |
第三章 mPEG-SOLM-AEP载药胶束的制备和质量评价 | 第31-53页 |
1 材料和仪器 | 第31-32页 |
1.1 材料和试剂 | 第31页 |
1.2 仪器 | 第31-3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2-35页 |
2.1 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表征 | 第32-33页 |
2.2 药物在聚合物胶束中的存在形式 | 第33-34页 |
2.3 mPEG-SOLM-AEP载药胶束的稳定性考察 | 第34页 |
2.4 mPEG-SOLM-AEP载药胶束的体外释放研究 | 第34-35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5-49页 |
3.1 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表征 | 第35-42页 |
3.2 药物在聚合物胶束中的存在形式 | 第42-46页 |
3.3 mPEG-SOLM-AEP载药胶束的稳定性考察 | 第46-48页 |
3.4 mPEG-SOLM-AEP载药胶束的体外释放研究 | 第48-49页 |
4 讨论 | 第49-53页 |
第四章 mPEG-SOLM-AEP载药胶束的体外评价 | 第53-61页 |
1 仪器和材料 | 第53-54页 |
1.1 细胞株 | 第53页 |
1.2 仪器 | 第53页 |
1.3 药品和试剂 | 第53-5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4页 |
2.1 细胞培养 | 第54页 |
2.2. MTT实验 | 第5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4-59页 |
3.1 mPEG2000-SOLM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54-56页 |
3.2 mPEG2000-SOLM-AEP和AEP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56-59页 |
4 讨论 | 第59-61页 |
第五章 mPEG-SOLM-AEP载药胶束的体内药动学初步研究 | 第61-73页 |
1 材料和仪器 | 第61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61页 |
1.2 材料和试剂 | 第61页 |
1.3 仪器 | 第6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1-63页 |
2.1 血浆样品的处理 | 第61-62页 |
2.2 HPLC测定药物在血浆含量的分析方法建立 | 第62-63页 |
2.3 AEP载药胶束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 第6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3-70页 |
3.1 HPLC测定药物在血浆含量的分析方法建立 | 第63-66页 |
3.2 血药浓度 | 第66-69页 |
3.3 药动学参数分析 | 第69-70页 |
4 讨论 | 第70-73页 |
全文总结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