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玉泉构造带及其邻区的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前言 | 第11-19页 |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实施步骤 | 第15-18页 |
·学术构想与思路 | 第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具体的研究步骤、实施方案 | 第16-18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区域地质结构及构造格架 | 第19-34页 |
·区域概况 | 第19-22页 |
·地质背景 | 第22-26页 |
·区域构造特征 | 第22页 |
·研究区基底特征 | 第22-23页 |
·地层发育特征 | 第23-26页 |
·构造单元及层序划分 | 第26-30页 |
·构造单元划分 | 第26-27页 |
·构造层序划分 | 第27-30页 |
·玉泉构造断裂系统研究 | 第30-34页 |
3 反转构造研究 | 第34-69页 |
·反转构造的几何学研究 | 第35-46页 |
·反转构造的基本构造样式 | 第35-39页 |
·反转构造的组合类型及其分布 | 第39-46页 |
·反转构造的运动学研究 | 第46-58页 |
·挤压反转的伸缩量分析 | 第46-49页 |
·反转断层的活动速率分析 | 第49-52页 |
·反转断层的反转率分析 | 第52-58页 |
·反转构造的动力学研究 | 第58-69页 |
·区域板块动力学因素 | 第58-59页 |
·区域地质演化模式 | 第59页 |
·研究区反转构造形成演化的区域应力场环境 | 第59-61页 |
·平衡剖面研究 | 第61-69页 |
4 玉泉构造构造演化史分析 | 第69-72页 |
5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