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5-9页 |
| 摘要 | 第9-11页 |
| ABSTRACT | 第11-12页 |
| 前言 | 第13-16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26页 |
| 1 实验研究内容及被试筛选 | 第16-20页 |
| 1.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1.2 研究对象 | 第16-17页 |
| 1.3 心理学和临床评定工具 | 第17-19页 |
| 1.4 实验研究者要求 | 第19-20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20-24页 |
| 2.1 抽样方法 | 第20页 |
| 2.2 样本量 | 第20页 |
| 2.3 资料收集过程 | 第20页 |
| 2.4 具体实施方案 | 第20-24页 |
| 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4-25页 |
| 4 技术路线图 | 第25-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9页 |
| 1 一般人口学资料 | 第26-28页 |
| 2 重度烧伤患者PTSD症状的检出率及心理干预的影响 | 第28-30页 |
| 2.1 重度烧伤患者PTSD症状的检出率 | 第28页 |
| 2.2 心理干预对于重度烧伤患者PTSD症状的影响 | 第28页 |
| 2.3 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对于重度烧伤患者PTSD症状的影响 | 第28-30页 |
| 3 心理干预对于重度烧伤患者总体幸福感的影响 | 第30-31页 |
| 3.1 重度烧伤患者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结果分析 | 第30页 |
| 3.2 心理干预对于重度烧伤患者GWB评分的影响 | 第30页 |
| 3.3 认知行为治疗对重度烧伤患者GWB评分的影响 | 第30-31页 |
| 4 重度烧伤患者的焦虑检出率及心理干预的影响 | 第31-32页 |
| 4.1 重度烧伤患者焦虑症状的检出率 | 第31-32页 |
| 4.2 心理干预对于重度烧伤患者在焦虑情绪的影响 | 第32页 |
| 4.3 认知行为治疗对于重度烧伤患者在SAS评分上的影响 | 第32页 |
| 5 重度烧伤患者的抑郁症状检出率及心理干预的影响 | 第32-33页 |
| 5.1 重度烧伤患者抑郁症状的检出率 | 第32-33页 |
| 5.2 心理干预对于重度烧伤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 第33页 |
| 5.3 不同心理干预对于重度烧伤患者在SDS评分上的影响 | 第33页 |
| 6 重度烧伤患者心理症状阳性检出率及心理干预的影响 | 第33-36页 |
| 6.1 重度烧伤患者心理症状阳性检出率 | 第33-34页 |
| 6.2 心理干预对于重度烧伤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评分的影响 | 第34页 |
| 6.3 不同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SCL-90 评分的影响 | 第34-36页 |
| 7 心理干预对重度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 7.1 重度烧伤患者SF-36 评分结果分析 | 第36页 |
| 7.2 心理干预对重度烧伤患者SF-36 评分的影响 | 第36页 |
| 7.3 不同心理治疗对重度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 8 心理干预对重度烧伤患者生理恢复的影响 | 第37-39页 |
| 讨论 | 第39-47页 |
| 1 一般人口学资料分析 | 第39页 |
| 2 重度烧伤患者PTSD症状的检出率及症状特征 | 第39页 |
| 3 心理干预对于重度烧伤患者PTSD症状的影响 | 第39-40页 |
| 4 重度烧伤患者的幸福感情况以及心理干预对幸福感的影响 | 第40-41页 |
| 5 重度烧伤患者焦虑症状检出率以及心理干预对焦虑症状的影响 | 第41-42页 |
| 6 重度烧伤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以及心理干预对抑郁症状的影响 | 第42-43页 |
| 7 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心理症状的影响 | 第43页 |
| 8 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对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 9 生理康复指标分析以及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44-45页 |
| 9.1 生理指标说明 | 第44-45页 |
| 9.2 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对重度烧伤患者生理康复的影响 | 第45页 |
| 10 本次研究的经验与教训 | 第45-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综述 烧伤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进展 | 第5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附录 | 第62-63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