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8页 |
1.1 多金属氧酸简介 | 第13-15页 |
1.1.1 多金属氧酸发展简史 | 第13页 |
1.1.2 多金属氧酸盐的定义 | 第13-14页 |
1.1.3 多金属氧酸的分类和结构 | 第14-15页 |
1.1.4 多金属氧酸的结构特征 | 第15页 |
1.2 多金属氧酸在催化氧化领域的应用 | 第15-19页 |
1.2.1 基于杂多酸的离子液体杂化材料催化剂的应用 | 第16-18页 |
1.2.1.1 离子液体的简介 | 第16页 |
1.2.1.2 杂多酸离子液体杂化材料的应用 | 第16-18页 |
1.2.2 金属有机骨架负载的杂多酸杂化材料催化剂的应用 | 第18-19页 |
1.2.2.1 MOF的简介 | 第18页 |
1.2.2.2 负载杂多酸的MOF材料催化剂的应用 | 第18-19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9-20页 |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页 |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8页 |
第二章 [C_4mim]_(3+x)PMo_(12-x)V_xO_(40)杂化材料催化剂催化苯甲醇的氧化和苯的羟基化 | 第28-51页 |
2.1 引言 | 第28-2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2.2.2 实验药品 | 第29-30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2.2.3.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0-31页 |
2.2.3.2 苯甲醇的氧化 | 第31页 |
2.2.3.3 苯的羟基化 | 第3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1-45页 |
2.3.1 催化剂表征 | 第31-36页 |
2.3.1.1 FT-IR表征 | 第31-33页 |
2.3.1.2 UV-vis DRS表征 | 第33-34页 |
2.3.1.3 XRD表征 | 第34-36页 |
2.3.2 催化剂催化性能的考察 | 第36-45页 |
2.3.2.1 催化苯甲醇氧化性能的考察 | 第36-41页 |
2.3.2.2 催化苯的羟基化反应性能的考察 | 第41-45页 |
2.4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第三章 H_(3+x)PMo_(12-x)V_xO_(40)/MIL-100(Fe)杂化材料催化环己烯氧化 | 第51-68页 |
3.1 引言 | 第51-5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2-53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52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52-53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53页 |
3.2.4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4页 |
3.3.1 催化剂表征 | 第53-59页 |
3.3.1.1 FT-IR表征 | 第53-55页 |
3.3.1.2 UV-vis DRS表征 | 第55-56页 |
3.3.1.3 XRD表征 | 第56-58页 |
3.3.1.4 TEM表征 | 第58页 |
3.3.1.5 N_2~-吸脱附表征 | 第58-59页 |
3.3.2 催化氧化性能考察 | 第59-64页 |
3.3.2.1 催化剂的选择 | 第60页 |
3.3.2.2 不同氧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3.3.2.3 不同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61页 |
3.3.2.4 不同反应时间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1-62页 |
3.3.2.5 不同催化剂用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3.3.2.6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 第63-64页 |
3.4 结论 | 第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