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一、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法律规制的立法考察 | 第10-15页 |
| (一) 交通肇事罪的立法考察 | 第10-12页 |
| (二) 交通肇事逃逸一般违法行为的立法考察 | 第12-15页 |
| 二、交通肇事逃逸认定的考察 | 第15-24页 |
| (一) "逃逸"的含义 | 第15-18页 |
| (二) 逃逸行为认定为定罪情节 | 第18-19页 |
| (三) 逃逸行为认定为量刑情节 | 第19-21页 |
| (四) 交通肇事逃逸的司法认定分析 | 第21-24页 |
| 1. 伤情鉴定意见影响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 第21页 |
| 2. 被害人谅解影响被告人缓刑的适用 | 第21-23页 |
| 3. 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导致"同案异罚"现象 | 第23-24页 |
| 三、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认定的考察 | 第24-32页 |
| (一)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含义 | 第24-25页 |
| (二)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人"的界定 | 第25-27页 |
| (三)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司法认定分析 | 第27-32页 |
| 1. 指使逃逸的行为人认定为共同犯罪人 | 第27页 |
| 2.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认定 | 第27-29页 |
| 3. 逃逸致人死亡认定主观性较大 | 第29-32页 |
| 四、增设交通肇事逃逸罪 | 第32-39页 |
| (一) 增设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必要性 | 第32-35页 |
| 1. 有助于解决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定罪情节还是量刑情节的问题 | 第32-33页 |
| 2. 有助于解决关于交通肇事逃逸的共犯问题 | 第33-34页 |
| 3. 设立交通肇事逃逸罪有利于打击交通肇事逃逸犯罪 | 第34-35页 |
| (二) 设立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具体建议 | 第35-39页 |
| 1. 设置罚金刑 | 第35-36页 |
| 2. 设置剥夺驾驶资格刑 | 第36-37页 |
| 3. 提高交通肇事逃逸罪的量刑幅度 | 第37-38页 |
| 4. 限制交通肇事逃逸罪缓刑的适用 | 第38-39页 |
| 结语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