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死缓变更制度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10-12页
    (一) 选题的目的第10页
    (二) 研究现状第10-11页
    (三) 研究方法及基本架构第11-12页
一、死缓变更制度的历史变迁第12-19页
    (一) 1979年刑法中的死缓变更制度第12-14页
        1. 1979年刑法关于死缓变更的立法规定及释义第12-13页
        2. 1979年刑法死缓变更制度规定之利弊第13-14页
    (二) 1997年刑法中的死缓变更制度第14-16页
        1. 1997年刑法关于死缓变更的立法规定及释义第14-15页
        2. 1997年刑法死缓变更制度规定之利弊第15-16页
    (三) 《刑法修正案(八)》中的死缓变更制度第16-17页
        1. 《刑法修正案(八)》关于死缓变更的立法规定及释义第17页
        2. 《刑法修正案(八)》死缓变更制度规定之利弊第17页
    (四) 《刑法修正案(九)》中的死缓变更制度第17-19页
        1. 《刑法修正案(九)》关于死缓变更的立法规定及释义第18页
        2. 《刑法修正案(九)》死缓变更制度规定之利弊第18-19页
二、死缓变更制度的价值追求第19-24页
    (一) 贯彻惩罚与教育改造相结合的原则第19-20页
        1. 惩罚与教育改造相结合原则的基本释义第19-20页
        2. 惩罚与教育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在死缓变更中的体现第20页
    (二) 贯彻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第20-22页
        1. 少杀慎杀的基本释义第21页
        2. 少杀慎杀在死缓变更制度中的体现第21-22页
    (三) 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第22-24页
        1. 宽严相济的基本释义第23页
        2. 宽严相济在死缓变更制度中的体现第23-24页
三、死缓变更具体情形的理解第24-33页
    (一) 减为无期徒刑第24-25页
        1. 对故意犯罪的理解和运用第24-25页
        2. 对两年期满的理解和适用第25页
    (二) 减为有期徒刑第25-27页
        1. 确有重大立功表现第25-27页
        2. 关于时间期限第27页
    (三) 执行死刑第27-29页
        1. 适用条件第27-29页
        2. 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程序第29页
    (四) 死缓期间重新计算第29-33页
        1. 适用条件第29-30页
        2. 二年死缓期间重新计算第30-32页
        3. 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程序第32-33页
四、死缓变更中的疑难问题第33-41页
    (一) 既有重大立功又有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情形的处理第33-35页
        1. 学界观点及理由第33-34页
        2. 本文观点及理由第34-35页
    (二) 数次故意犯罪但均不属情节恶劣情形的处理第35-38页
        1. 学界观点及理由第36-37页
        2. 本文观点及理由第37-38页
    (三) 被决定终身监禁的犯罪人可否因重大立功而减为有期徒刑第38-41页
        1. 学界观点及理由第38-39页
        2. 本文观点及理由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研究
下一篇:交通肇事逃逸争议问题的实证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