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声情并茂”之审美特点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一、绪 论 | 第9-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相关概念与理念概述 | 第12-16页 |
(一)声乐概念界定 | 第12页 |
(二)民族声乐的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三)民族声乐中“声情并茂”的理念概述 | 第13-15页 |
1.声音的理念概述 | 第13页 |
2.情感的理念概述 | 第13-14页 |
3.“声情并茂”的内涵 | 第14-15页 |
(四)审美与审美特点的内涵 | 第15-16页 |
三、“声情并茂”之心理感知审美特点 | 第16-24页 |
(一)声音的感知与调控 | 第16-21页 |
1.声音的感觉与知觉 | 第16-17页 |
2.歌唱中心理对生理的调控 | 第17-21页 |
(二)情感的感知与表达 | 第21-24页 |
1.情感的感知与记忆 | 第21-22页 |
2.情感的想象与抒发 | 第22-24页 |
四、“声情并茂”之多样性审美特点 | 第24-31页 |
(一)歌唱声音的多样性 | 第24-28页 |
1.民族声乐的歌唱特点 | 第24页 |
2.美声唱法的歌唱特点 | 第24-25页 |
3.中西融合形成的多元声乐唱法 | 第25-28页 |
(二)作品体裁与题材的多样性 | 第28-31页 |
1.中国民歌不同地域、民族的多样风格 | 第28-29页 |
2.声乐作品的多样题材与体裁 | 第29-31页 |
五、“声情并茂”之整体性审美特点 | 第31-34页 |
(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 第31-32页 |
(二)声茂”与“情茂”的统一 | 第32-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