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14-16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18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0-36页 |
2.1 智慧旅游研究 | 第20-23页 |
2.2 旅游服务系统应用研究 | 第23-29页 |
2.3 旅游服务系统中可视化研究 | 第29-31页 |
2.4 全景图技术研究 | 第31-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图像畸变校正中格点排列方法的研究 | 第36-49页 |
3.1 引言 | 第36-38页 |
3.1.1 点排列的应用背景 | 第36页 |
3.1.2 格点排列问题的提出 | 第36-38页 |
3.2 Arturo与Lezama的点排列方法 | 第38-41页 |
3.3 棋盘格点的搜索排列方法 | 第41-43页 |
3.4 格点排列方法的实证分析 | 第43-48页 |
3.4.1 定标样张的实证分析 | 第43-46页 |
3.4.2 鲁棒性分析 | 第46-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旅游服务系统中多尺度可视化表达方法的研究 | 第49-62页 |
4.1 多尺度问题的提出 | 第49-51页 |
4.2 相机定标参数多尺度关系的研究 | 第51-55页 |
4.3 畸变参数多尺度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55-57页 |
4.4 多尺度可视化表达在旅游服务系统中的应用 | 第57-60页 |
4.4.1 多尺度交叉校正的实证分析 | 第57-59页 |
4.4.2 旅游服务系统中景观的多尺度表达 | 第59-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智慧旅游可视化表达中图像配准的优化方法研究 | 第62-90页 |
5.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62-63页 |
5.2 SIFT配准方法的正交设计 | 第63-82页 |
5.2.1 响应变量 | 第63-64页 |
5.2.2 正交因子和水平 | 第64-72页 |
5.2.3 正交表的设计 | 第72-75页 |
5.2.4 正交试验 | 第75-77页 |
5.2.5 正交试验的分析 | 第77-82页 |
5.3 正交优化方案的对比分析 | 第82-88页 |
5.3.1 SIFT框架内的对比分析 | 第82-85页 |
5.3.2 与PCA-SIFT和SURF的对比分析 | 第85-88页 |
5.4 正交优化方案的讨论 | 第88-8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六章 全景图在智慧旅游服务系统中的应用 | 第90-117页 |
6.1 引言 | 第90-95页 |
6.1.1 旅游者对旅游服务的选择期望 | 第90-93页 |
6.1.2 智慧黄山服务系统的提出 | 第93-95页 |
6.2 智慧旅游服务系统设计的准备工作 | 第95-98页 |
6.3 智慧旅游服务系统设计的数据采集工作 | 第98-100页 |
6.4 黄山风景区移动智能智慧旅游服务系统的实现 | 第100-104页 |
6.5 黄山风景区智慧旅游服务系统的展示 | 第104-111页 |
6.6 移动智能旅游服务系统的对比分析 | 第111-116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19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17-118页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18-119页 |
图目录 | 第119-121页 |
表目录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4页 |
附录 | 第134-145页 |
科研成果目录 | 第145-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