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6-42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6-23页 |
1.1.1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 第16-18页 |
1.1.2 中小企业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 第18-19页 |
1.1.3 融资难严重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 | 第19-20页 |
1.1.4 金融体系的问题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 | 第20-22页 |
1.1.5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 | 第22-23页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第23-37页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23-27页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27-3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 | 第36-37页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第37-3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37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37-39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39-42页 |
2 相关基础理论 | 第42-52页 |
2.1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相关理论 | 第42-47页 |
2.1.1 MM理论 | 第42-43页 |
2.1.2 权衡理论 | 第43-44页 |
2.1.3 融资优序理论 | 第44-45页 |
2.1.4 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 第45-47页 |
2.2 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相关理论 | 第47-49页 |
2.2.1 信贷配给理论 | 第47-48页 |
2.2.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 第48-49页 |
2.3 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 | 第49-52页 |
2.3.1 市场失灵理论 | 第49页 |
2.3.2 外部性理论 | 第49-52页 |
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 第52-88页 |
3.1 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52-57页 |
3.1.1 国外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 第52-53页 |
3.1.2 我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 第53-57页 |
3.2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 第57-67页 |
3.2.1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 | 第57-60页 |
3.2.2 我国中小企业分布情况 | 第60-63页 |
3.2.3 我国小微企业分布情况 | 第63-64页 |
3.2.4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第64-67页 |
3.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 第67-70页 |
3.4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特点 | 第70-73页 |
3.5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 第73-88页 |
3.5.1 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73-74页 |
3.5.2 银行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74-78页 |
3.5.3 证券融资市场不完善 | 第78-80页 |
3.5.4 债券融资渠道匮乏 | 第80-81页 |
3.5.5 担保体系相对薄弱 | 第81-82页 |
3.5.6 信用评级体系发展落后 | 第82-83页 |
3.5.7 对民间金融活动的限制 | 第83-85页 |
3.5.8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总结 | 第85-88页 |
4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创新 | 第88-122页 |
4.1 中小企业的内部结构 | 第88-95页 |
4.1.1 生命周期维度 | 第88-91页 |
4.1.2 发展潜力维度 | 第91-92页 |
4.1.3 市场地位维度 | 第92-93页 |
4.1.4 中小企业结构与融资渠道的匹配 | 第93-95页 |
4.2 风险投资 | 第95-102页 |
4.2.1 风险投资发展状况 | 第95-97页 |
4.2.2 风险投资的投资对象 | 第97-99页 |
4.2.3 投资企业的发展阶段 | 第99-100页 |
4.2.4 风险投资于银行融资的区别 | 第100-102页 |
4.3 P2P网贷 | 第102-111页 |
4.3.1 P2P网贷发展状况 | 第102-103页 |
4.3.2 P2P网贷运营模式 | 第103-109页 |
4.3.3 P2P网贷与传统银行融资的区别 | 第109-111页 |
4.4 众筹 | 第111-117页 |
4.4.1 发展状况 | 第111-112页 |
4.4.2 众筹模式分类 | 第112-114页 |
4.4.3 众筹的运作流程 | 第114-116页 |
4.4.4 众筹与传统银行融资的区别 | 第116-117页 |
4.5 创新融资渠道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突破口 | 第117-122页 |
4.5.1 创新融资渠道的发展的有利条件 | 第117-119页 |
4.5.2 创新融资具有优势的发展领域 | 第119-120页 |
4.5.3 创新融资发展的溢出效应 | 第120-122页 |
5 我国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与问题 | 第122-134页 |
5.1 我国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财政政策 | 第122-129页 |
5.1.1 我国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财政支出政策 | 第122-125页 |
5.1.2 我国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税收政策 | 第125-128页 |
5.1.3 我国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财政金融政策 | 第128-129页 |
5.2 我国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129-131页 |
5.3 财政应当大力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创新 | 第131-134页 |
6 财政支持方式和支持对象研究 | 第134-150页 |
6.1 财政支持方式研究 | 第134-140页 |
6.1.1 财政担保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 第136-137页 |
6.1.2 补贴金融机构活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 第137-139页 |
6.1.3 两种财政支持方式的比较 | 第139-140页 |
6.2 财政支持对象的研究 | 第140-150页 |
6.2.1 样本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141页 |
6.2.2 变量的定义 | 第141-143页 |
6.2.3 数据描述 | 第143-145页 |
6.2.4 实证分析模型 | 第145页 |
6.2.5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145-150页 |
7 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第150-170页 |
7.1 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 | 第150-159页 |
7.1.1 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的财政支出政策 | 第150-153页 |
7.1.2 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 | 第153-156页 |
7.1.3 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的财政金融政策 | 第156-159页 |
7.2 德国扶持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 | 第159-162页 |
7.2.1 德国支持中小企业的财政支出政策 | 第159-160页 |
7.2.2 德国支持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 | 第160-161页 |
7.2.3 德国支持中小企业的财政金融政策 | 第161-162页 |
7.3 日本扶持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 | 第162-166页 |
7.3.1 日本扶持中小企业的财政支出政策 | 第162-163页 |
7.3.2 日本扶持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 | 第163-165页 |
7.3.3 日本扶持中小企业的财政金融政策 | 第165-166页 |
7.4 各国财政支持政策的启示 | 第166-170页 |
8 我国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的财政政策建议 | 第170-182页 |
8.1 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财政政策环境 | 第170-171页 |
8.2 支持风险投资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 第171-175页 |
8.2.1 支持天使投资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 第172-173页 |
8.2.2 支持风险投资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 第173-174页 |
8.2.3 支持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 第174-175页 |
8.3 支持P2P网贷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 第175-178页 |
8.3.1 将P2P平台客户纳入财政贴息范围 | 第176-177页 |
8.3.2 为P2P平台的融资担保与保险提供补贴 | 第177-178页 |
8.3.3 为P2P网贷平台发展提供补贴 | 第178页 |
8.4 支持众筹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 第178-182页 |
8.4.1 支持创业者通过众筹平台融资 | 第179-180页 |
8.4.2 政府参与建立众筹平台 | 第180-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204页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第204-206页 |
后记 | 第2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