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生心理资本现状及团辅干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0页 |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 1.2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 1.3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3.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 1.3.2 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 2.1 心理资本研究综述 | 第10-17页 |
| 2.1.1 心理资本的概念 | 第10-11页 |
| 2.1.2 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 | 第11-16页 |
| 2.1.3 心理资本的干预研究 | 第16-17页 |
| 2.2 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 2.2.1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 第17-19页 |
| 2.2.2 职校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 2.3 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的综述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职校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 第22-38页 |
| 3.1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 3.1.1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 3.1.2 研究工具 | 第22-23页 |
| 3.1.3 研究假设 | 第23页 |
| 3.1.4 研究过程 | 第23页 |
| 3.2 研究结果 | 第23-34页 |
| 3.2.1 职校生心理资本现状 | 第23-27页 |
| 3.2.2 职校生心理健康现状 | 第27-33页 |
| 3.2.3 职校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 第33页 |
| 3.2.4 职校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 第33-34页 |
| 3.3 分析与讨论 | 第34-38页 |
| 3.3.1 职校生心理资本现状分析 | 第34-35页 |
| 3.3.2 职校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 第35-36页 |
| 3.3.3 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职校生心理资本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 第38-43页 |
| 4.1 研究方法 | 第38-40页 |
| 4.1.1 研究对象 | 第38页 |
| 4.1.2 研究工具 | 第38-39页 |
| 4.1.3 研究假设 | 第39页 |
| 4.1.4 研究过程 | 第39-40页 |
| 4.2 研究结果 | 第40-41页 |
| 4.2.1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前测差异比较 | 第40页 |
| 4.2.2 对照组前测和后测的差异比较 | 第40页 |
| 4.2.3 实验组前测和后测的差异比较 | 第40-41页 |
| 4.2.4 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变化的差异分析 | 第41页 |
| 4.3 分析与讨论 | 第41-43页 |
| 4.3.1 职校生心理资本干预特点的分析 | 第41-42页 |
| 4.3.2 职校生心理资本团体干预效果的分析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以及不足和展望 | 第43-44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43页 |
| 5.2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的展望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 附录 | 第49-62页 |
| 附录一:基本信息问卷 | 第49-50页 |
| 附录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 | 第50-52页 |
| 附录三: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SH) | 第52-55页 |
| 附录四:职校生心理资本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 第55-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个人简历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