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横二路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护措施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5-16页 |
1.4.3 研究路线 | 第16-17页 |
2 贵安新区I标工程横二路工程概况 | 第17-31页 |
2.1 横二路沿线自然地理及环境条件 | 第17-20页 |
2.1.1 工程概况 | 第17-18页 |
2.1.2 道路几何设计 | 第18-20页 |
2.2 地质构造、水文条件 | 第20-22页 |
2.2.1 工程地质构造 | 第20页 |
2.2.2 水文地质 | 第20-22页 |
2.3 横二路岩质边坡类型和结构特征 | 第22-26页 |
2.3.1 岩质边坡的基本特点 | 第22-23页 |
2.3.2 岩质边坡岩体结构特征 | 第23-26页 |
2.4 横二路岩质边坡失稳类型及破坏特征 | 第26页 |
2.5 横二路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 第26-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横二路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31-47页 |
3.1 FLAC 3D简介 | 第31-32页 |
3.1.1 FLAC 3D的优点 | 第31-32页 |
3.1.2 FLAC 3D的缺点 | 第32页 |
3.1.3 FLAC 3D的计算步骤 | 第32页 |
3.2 强度折减法基本原理 | 第32-34页 |
3.3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3.4 岩体力学参数 | 第35页 |
3.5 计算结果应力分析 | 第35-37页 |
3.6 边坡滑动面的确定 | 第37-39页 |
3.7 边坡失稳分析 | 第39-45页 |
3.7.1 边坡安全系数 | 第39页 |
3.7.2 位移判据 | 第39-44页 |
3.7.3 塑性区判据 | 第44-45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4 横二路边坡防护技术 | 第47-57页 |
4.1 边坡防护设计原则 | 第47页 |
4.2 横二路边坡防护技术措施 | 第47-51页 |
4.2.1 三维网格植草护坡施工工艺 | 第47-49页 |
4.2.2 拱形骨架、菱形方格网护坡施工工艺 | 第49页 |
4.2.3 直接喷播植草护坡施工工艺 | 第49-50页 |
4.2.4 KST技术施工工艺 | 第50-51页 |
4.3 横二路沿线边坡防护方案及技术分析 | 第51-54页 |
4.3.1 沿线边坡防护方案 | 第51-53页 |
4.3.2 边坡防护技术分析 | 第53-54页 |
4.4 边坡防护技术综合评价 | 第54-56页 |
4.4.1 圬工防护技术 | 第54-55页 |
4.4.2 植物防护技术 | 第55-56页 |
4.4.3 新型防护技术 | 第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5.1 结论 | 第57页 |
5.2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