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1页 |
| 第2章 案情概要 | 第11-14页 |
| 2.1 案情介绍 | 第11页 |
| 2.2 法院审理结果 | 第11-14页 |
| 第3章 争议焦点 | 第14-16页 |
| 3.1 代孕行为对本案的影响 | 第14页 |
| 3.2 代孕子女的法律地位 | 第14-15页 |
| 3.3 代孕子女的监护权归属 | 第15-16页 |
| 第4章 案件评析 | 第16-35页 |
| 4.1 代孕行为对本案的影响 | 第16-21页 |
| 4.1.1 代孕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 4.1.2 我国法律对代孕问题的规制 | 第17-18页 |
| 4.1.3 代孕行为不影响本案中的具体法律关系 | 第18-19页 |
| 4.1.4 域外对于代孕问题的立法规制及启示 | 第19-21页 |
| 4.2 代孕子女亲子关系认定 | 第21-27页 |
| 4.2.1 亲子关系概述 | 第21-22页 |
| 4.2.2 代孕情形下亲子关系的认定 | 第22-25页 |
| 4.2.3 本案在认定代孕子女亲子关系上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 4.2.4 域外对于代孕子女亲子关系认定的原则及启示 | 第26-27页 |
| 4.3 代孕子女的监护权归属 | 第27-32页 |
| 4.3.1 我国亲权与监护权重叠的监护制度 | 第27-29页 |
| 4.3.2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下代孕子女监护权的赋予 | 第29-31页 |
| 4.3.3 本案在确定监护权归属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1页 |
| 4.3.4 域外对于代孕子女监护权归属的立法规制及启示 | 第31-32页 |
| 4.4 确定代孕子女监护人的现实法律路径 | 第32-35页 |
| 结论 | 第35-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