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包对轿车车内噪声影响的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页 |
1.2 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控制 | 第12-14页 |
1.3 汽车噪声特性及控制方法 | 第14-15页 |
1.4 声学包的分类及应用 | 第15-17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声学包的仿真研究 | 第18-29页 |
2.1 仿真方法与流程 | 第18-19页 |
2.1.1 仿真方法 | 第18页 |
2.1.2 仿真流程 | 第18-19页 |
2.2 仿真模型建立 | 第19-28页 |
2.2.1 基本假设 | 第19页 |
2.2.2 SEA模型建立 | 第19-23页 |
2.2.3 FE-SEA混合模型建立 | 第23-25页 |
2.2.4 声学激励设置 | 第25-26页 |
2.2.5 子系统物理属性定义 | 第26页 |
2.2.6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26-27页 |
2.2.7 声学包设置 | 第27-28页 |
2.3 仿真模型的校验 | 第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声学包的设计研究 | 第29-42页 |
3.1 设计方案 | 第29-30页 |
3.1.1 内前围隔音垫 | 第29-30页 |
3.1.2 地毯 | 第30页 |
3.2 仿真建模 | 第30-33页 |
3.2.1 模型概述 | 第30-31页 |
3.2.2 模型建立 | 第31-33页 |
3.2.3 模型校验 | 第33页 |
3.3 仿真分析 | 第33-38页 |
3.3.1 内前围隔音垫 | 第33-36页 |
3.3.2 地毯 | 第36-38页 |
3.4 整车声学包仿真分析 | 第38-41页 |
3.4.1 声学包筛选方案 | 第38页 |
3.4.2 整车声学包仿真分析 | 第38-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声学包的试验研究 | 第42-51页 |
4.1 试验方法 | 第42-45页 |
4.1.1 声学包平板样件 | 第42-43页 |
4.1.2 声学包 | 第43-44页 |
4.1.3 整车声传递函数试验方法 | 第44-45页 |
4.2 声学包平板样件试验研究 | 第45-47页 |
4.2.1 内前围隔音垫平板样件 | 第45-46页 |
4.2.2 地毯平板样件 | 第46-47页 |
4.3 声学包试验研究 | 第47-48页 |
4.3.1 内前围隔音垫 | 第47页 |
4.3.2 地毯 | 第47-48页 |
4.4 整车声传递函数试验 | 第48-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声学包的整车验证 | 第51-56页 |
5.1 声学包的制备 | 第51页 |
5.2 整车试验分析 | 第51-55页 |
5.2.1 第一轮(内前围隔音垫方案) | 第52-53页 |
5.2.2 第二轮(地毯方案) | 第53-54页 |
5.2.3 第三轮(内前围隔音垫+地毯方案) | 第54-5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