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通过妇女赋权带动村民参与推动村庄治理的研究--以周山村三次修订和落实村规民约的过程为例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导言第10-29页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一) 选题背景第10-12页
        (二) 选题意义第12页
    二、研究现状和综述第12-15页
        (一) 乡村治理文献综述第13-14页
        (二) 农村妇女参与村庄政治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4-15页
    三、理论视角第15-20页
        (一) 乡村治理理论第15-16页
        (二) 赋权和社会性别理论第16-19页
        (三) 社会建构、文化再生产和实践理论第19-20页
    四、相关概念界定第20-25页
        (一) 妇女参政和村民自治第20-21页
        (二) 村庄善治和村规民约第21页
        (三) 社会性别与父权制第21-23页
        (四) 赋权、有效赋权和行动改变第23-25页
    五、研究的思路、方法以及创新和不足第25-29页
        (一) 研究思路第25-26页
        (二) 研究方法第26-27页
        (三)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第27-29页
第一章 本案例研究选择周山村的缘由第29-40页
    一、村庄自然和社区人文概况第29-30页
    二、外部推力:政府行动与性别平等政策倡导团队第30-31页
    三、合力赋权的妇女组织第31-38页
        (一) 基于组织平台上的个体与集体赋权第31-34页
        (二) 社会性别意识的深层赋权第34-38页
    四、如何理解以修订村规民约作为切入点第38-40页
第二章 前两次修订村规民约的村治探索第40-51页
    一、“初试牛刀”:一场女娶男的婚礼迈出变革的第一步第40-41页
    二、第一次修订:中国第一部性别平等的《村规民约》的出台第41-46页
        (一) 改变社区潜规则:家庭和社区同构的父权制“十三条”第41-43页
        (二) 培训中赋权村民:性别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提升第43-45页
        (三) 协商民主下的性别平等的村规民约出台第45-46页
    三、第二次修订:为了性别平等条款的落实与深化第46-51页
        (一) 第一次修订村规民约的落实:攻克阻力第46-47页
        (二) 走向全方位赋权的妇女协会:从参与到参政的作用发挥第47-50页
        (三) 全面楔入性别平等的第二次修订第50-51页
第三章 全面依法村治的第三次修订村规民约第51-56页
    一、新形势下的新目标:全村行动,依法治村兴村第51页
    二、第三次修订的超越:村民充分参与和全面落实第51-54页
        (一) 前两次修订与落实中的问题厘清第51-53页
        (二) 充分参与村规民约的全方位修订第53-54页
    三、组织建制,志愿参与,共建和谐家园第54-56页
第四章 村庄的十年变化第56-60页
    一、村庄制度规约的变化:三次修订的村规民约文本与实践对照的视角第56-57页
    二、家庭中性别、代际关系的变化第57-58页
    三、社区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变化:和谐周山第58页
    四、社区治理参与者的变化:从参与者到志愿者和管理者第58-59页
    五、不断变革:寻找新的增长点第59-60页
结语 周山村案例的启示和意义第60-63页
    一、对依法治国的意义第60-61页
    二、对推广社区治理实践的意义第61页
    三、对构建知识与实践新关系的认识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后记第65-66页
附录第66-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公共物品政府供给模式研究--以江苏省如皋市为例
下一篇:D市G管理区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