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鸡魏氏梭菌的分离鉴定及疫苗株的筛选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前言第12-22页
    1.1 魏氏梭菌简介第12-18页
        1.1.1 魏氏梭菌的毒力因子及其分型第12-15页
        1.1.2 魏氏梭菌的致病性第15-16页
        1.1.3 鸡魏氏梭菌病第16-17页
        1.1.4 诊断和防治第17-18页
        1.1.5 病理变化第18页
    1.2 动物细菌病疫苗的研究进展第18-21页
        1.2.1 疫苗作用及意义第18-19页
        1.2.2 疫苗的种类第19-20页
        1.2.3 鸡坏死性肠炎疫苗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32页
    2.1 试验材料第22-24页
        2.1.1 仪器第22-23页
        2.1.2 试验动物第23页
        2.1.3 主要化学试剂第23页
        2.1.4 试剂配制第23-24页
    2.2 方法第24-32页
        2.2.1 鸡魏氏梭菌的分离培养第24-25页
        2.2.2 疑似魏氏梭菌菌株的生化鉴定第25页
        2.2.3 魏氏梭菌分离菌株的保存第25-26页
        2.2.4 分子生物学鉴定第26页
            2.2.4.1 分离株与参考菌株PCR模板的制备第26页
            2.2.4.2 分离菌株与参考菌株的PCR扩增第26页
        2.2.5 毒素基因型鉴定第26-27页
        2.2.6 鸡源魏氏梭菌分离株毒力比较第27-28页
        2.2.7 疫苗候选株体外培养最佳培养条件筛选第28-31页
            2.2.7.1 最适培养温度的摸索第28页
            2.2.7.2 最适接种量的摸索第28页
            2.2.7.3 最适培养时间的摸索第28-29页
            2.2.7.4 培养基最适PH值的摸索第29页
            2.2.7.5 最适糊精剂量的摸索第29-30页
            2.2.7.6 各种氨基酸添加剂量的摸索第30页
            2.2.7.7 其他试剂添加剂量的摸索第30-31页
        2.2.8 疫苗候选株最小发病剂量测定第31页
        2.2.9 抗原灭活条件的筛选第31-32页
        2.2.10 疫苗株免疫保护效果比较第3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2-48页
    3.1 鸡魏氏梭菌的分离培养结果第32-33页
        3.1.1 细菌分离培养第32页
        3.1.2 革兰氏染色镜检第32-33页
    3.2 魏氏梭菌菌株的生化鉴定结果第33-34页
    3.3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第34-35页
    3.4 毒素基因型鉴定结果第35页
    3.5 不同分离株毒力测定结果第35-36页
    3.6 疫苗候选株最佳培养条件的确定第36-44页
        3.6.1 最适培养温度的确定第36-37页
        3.6.2 最适接种量的摸索第37-38页
        3.6.3 最适培养时间的摸索第38-39页
        3.6.4 培养基最适PH值的摸索第39-40页
        3.6.5 最适糊精剂量的摸索第40-41页
        3.6.6 各种氨基酸添加剂量的摸索第41-43页
        3.6.7 其他试剂添加剂量的摸索第43-44页
    3.7 最小发病剂量的确定第44-45页
    3.8 灭活条件的确定第45-47页
    3.9 免疫原性测定第47-48页
4. 讨论第48-51页
    4.1 魏氏梭菌的分离鉴定第48-49页
    4.2 抗原的选择第49页
    4.3 抗原的制备第49-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饲料添加剂—富马酸亚铁生产工艺研究
下一篇:车前草抗蓖麻油诱导腹泻有效成分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