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5-46页 |
1.1 选题的意义 | 第15-19页 |
1.1.1 理论意义 | 第15-17页 |
1.1.2 实践意义 | 第17-19页 |
1.2 中国共产党干部党性教育的内涵 | 第19-33页 |
1.2.1 党性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6页 |
1.2.2 中国共产党干部的界定 | 第26-27页 |
1.2.3 党性教育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7-31页 |
1.2.4 中国共产党干部党性教育的内涵 | 第31-32页 |
1.2.5 中国共产党干部是党性教育的重点对象 | 第32-33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33-42页 |
1.3.1 国内研究述评 | 第37-40页 |
1.3.2 国外研究述评 | 第40-41页 |
1.3.3 研究发展态势 | 第41-42页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42-4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42-4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43-44页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44-46页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干部党性教育的思想梳理和理论基础 | 第46-73页 |
2.1 中国古代社会关于官德教育的思想 | 第46-53页 |
2.1.1 中国古代官德教育的地位作用 | 第47-48页 |
2.1.2 中国古代官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48-50页 |
2.1.3 中国古代官德教育的方法途径 | 第50-52页 |
2.1.4 中国古代官德教育与干部党性教育的联系 | 第52页 |
2.1.5 中国古代官德教育的局限性 | 第52-53页 |
2.2 西方社会关于政党官员“党性教育”的思想 | 第53-58页 |
2.2.1 西方社会政党“党性教育”的特点 | 第53-54页 |
2.2.2 西方社会政党“党性教育”的作用 | 第54-55页 |
2.2.3 西方社会政党“党性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55-56页 |
2.2.4 西方社会政党“党性教育”的方法途径 | 第56-57页 |
2.2.5 西方社会政党“党性教育”与干部党性教育的联系 | 第57页 |
2.2.6 西方社会政党“党性教育”的局限性 | 第57-58页 |
2.3 马克思主义关于干部党性教育的思想 | 第58-73页 |
2.3.1 干部党性的重要地位 | 第58-61页 |
2.3.2 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要作用 | 第61-63页 |
2.3.3 干部党性教育的目标要求 | 第63-65页 |
2.3.4 干部党性教育的基本原则 | 第65-67页 |
2.3.5 干部党性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67-69页 |
2.3.6 干部党性教育的方法途径 | 第69-73页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干部党性教育的成就、经验、问题与成因 | 第73-93页 |
3.1 中国共产党干部党性教育取得的成就 | 第73-80页 |
3.1.1 干部党性教育重视程度增强 | 第73-74页 |
3.1.2 干部党性教育内容日益丰富 | 第74-75页 |
3.1.3 干部党性教育方法途径不断创新发展 | 第75-76页 |
3.1.4 干部党性教育阵地得到加强 | 第76-77页 |
3.1.5 干部党性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 第77-80页 |
3.2 中国共产党干部党性教育的历史经验 | 第80-85页 |
3.2.1 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第80-81页 |
3.2.2 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工作大局 | 第81页 |
3.2.3 立足于解决干部的突出问题 | 第81-83页 |
3.2.4 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 第83-84页 |
3.2.5 正面教育与自我反思相结合 | 第84-85页 |
3.3 中国共产党干部党性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85-88页 |
3.3.1 干部党性教育内生动力不足 | 第85-86页 |
3.3.2 干部党性教育能力建设不足 | 第86页 |
3.3.3 干部党性教育统筹管理不够 | 第86-87页 |
3.3.4 干部党性教育成效难以衡量 | 第87页 |
3.3.5 干部党性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滞后 | 第87-88页 |
3.4 制约干部党性教育实效性的原因 | 第88-93页 |
3.4.1 市场经济的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并存 | 第88-89页 |
3.4.2 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 | 第89-90页 |
3.4.3 党内腐败依然存在 | 第90-91页 |
3.4.4 尚未成熟的政治体制 | 第91页 |
3.4.5 部分干部加强自身党性修养的能力弱化 | 第91-93页 |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党性教育的新要求及目标 | 第93-111页 |
4.1 国际环境变化对干部党性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 第93-97页 |
4.1.1 经济全球化对干部党性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 第93-94页 |
4.1.2 政治多极化对干部党性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 第94-95页 |
4.1.3 信息网络化对干部党性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 第95-96页 |
4.1.4 文化多元化对干部党性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 第96-97页 |
4.2 国内环境的变化对干部党性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 第97-100页 |
4.2.1 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对干部党性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 第97-98页 |
4.2.2 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对干部党性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 第98-99页 |
4.2.3 社会意识形态多样化对干部党性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 第99-100页 |
4.2.4 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对干部党性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 第100页 |
4.3 党自身的变化对干部党性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 第100-105页 |
4.3.1 党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任务的变化对干部党性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 第100-102页 |
4.3.2 党的建设目标变化对干部党性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 第102-103页 |
4.3.3 党员干部队伍变化对干部党性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 第103-105页 |
4.4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党性教育的目标 | 第105-111页 |
4.4.1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第105-107页 |
4.4.2 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党性强的好干部 | 第107-108页 |
4.4.3 激发党的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推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 | 第108-109页 |
4.4.4 改进作风引领社会风尚,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 | 第109-111页 |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党性教育的特征、原则与内容 | 第111-136页 |
5.1 新时期干部党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 第111-117页 |
5.1.1 政治性 | 第111-112页 |
5.1.2 先进性 | 第112-113页 |
5.1.3 实践性 | 第113-114页 |
5.1.4 时代性 | 第114-115页 |
5.1.5 层次性 | 第115-116页 |
5.1.6 长期性 | 第116-117页 |
5.2 新时期干部党性教育的基本原则 | 第117-121页 |
5.2.1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原则 | 第117-118页 |
5.2.2 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 | 第118页 |
5.2.3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 第118-119页 |
5.2.4 整体性与分层分类原则 | 第119-121页 |
5.2.5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 | 第121页 |
5.3 新时期干部党性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121-136页 |
5.3.1 坚定理想信念教育 | 第121-129页 |
5.3.1.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第122-123页 |
5.3.1.2 “四个意识”教育 | 第123-126页 |
5.3.1.3 “四个自信”教育 | 第126-129页 |
5.3.2 加强党的宗旨和官德教育 | 第129-131页 |
5.3.2.1 党的宗旨教育 | 第129页 |
5.3.2.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 第129-130页 |
5.3.2.3 官德教育 | 第130-131页 |
5.3.3 加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 | 第131-136页 |
5.3.3.1 党章教育 | 第131-132页 |
5.3.3.2 党规党纪教育 | 第132-134页 |
5.3.3.3 反腐倡廉教育 | 第134-136页 |
第六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党性教育的方法、途径、机制 | 第136-167页 |
6.1 新时期干部党性教育的基本方法 | 第136-144页 |
6.1.1 理论教育法 | 第136-137页 |
6.1.2 实践锻炼法 | 第137-138页 |
6.1.3 批评与自我批评法 | 第138-141页 |
6.1.4 正反典型教育法 | 第141-142页 |
6.1.5 组织约束法 | 第142-143页 |
6.1.6 自我修养法 | 第143-144页 |
6.2 新时期干部党性教育的主要途径 | 第144-158页 |
6.2.1 适时开展集中性教育,解决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145-152页 |
6.2.1.1 大力推进各级党校集中学习培训 | 第145-148页 |
6.2.1.2 与时俱进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 | 第148-150页 |
6.2.1.3 抓好党内巡视拓展集中性教育新途径 | 第150-152页 |
6.2.2 持续实施经常性教育,营造干部党性教育的良好环境 | 第152-158页 |
6.2.2.1 严格干部党内政治生活 | 第152-154页 |
6.2.2.2 坚持好干部标准选拔任用干部 | 第154-155页 |
6.2.2.3 加强干部管理监督问责 | 第155-157页 |
6.2.2.4 创新全媒体宣传教育 | 第157-158页 |
6.3 新时期系统构建干部党性教育的长效机制 | 第158-167页 |
6.3.1 优化顶层设计机制,加强干部党性教育的战略部署 | 第159-160页 |
6.3.2 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强化干部党性教育的主体责任 | 第160页 |
6.3.3 完善动力激励机制,增强干部党性教育的内生动力 | 第160-162页 |
6.3.4 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形成干部党性教育的强大合力 | 第162页 |
6.3.5 改进条件保障机制,优化干部党性教育的系统环境 | 第162-163页 |
6.3.6 完善理论研究机制,提升干部党性教育的先进性时代性 | 第163-164页 |
6.3.7 构建评价监督应用机制,增强干部党性教育的长效性 | 第164-167页 |
结束语 | 第167-169页 |
致谢 | 第169-170页 |
参考文献 | 第170-18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182-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