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 | 第13-15页 |
1.1.1 物理法 | 第13-14页 |
1.1.2 化学法 | 第14页 |
1.1.3 物理化学法 | 第14页 |
1.1.4 生物法 | 第14-15页 |
1.2 Fenton反应预处理法 | 第15页 |
1.3 木质纤维素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发酵工艺 | 第15-16页 |
1.4 利用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的发展状况 | 第16-17页 |
1.5 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Fenton反应与氢氧化钠联合预处理甘蔗渣 | 第18-38页 |
2.1 引言 | 第18-19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5页 |
2.2.1 主要仪器 | 第19页 |
2.2.2 主要试剂 | 第19-20页 |
2.2.3 Fenton反应/NaOH预处理 | 第20-21页 |
2.2.4 纤维素酶水解 | 第21页 |
2.2.5 同步糖化共发酵(SScF) | 第21-22页 |
2.2.6 甘蔗渣成分分析 | 第22-24页 |
2.2.7 酶活测定 | 第24-25页 |
2.2.8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25页 |
2.2.9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2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7页 |
2.3.1 Fenton试剂浓度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2 Fenton反应pH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26-27页 |
2.3.3 Fenton反应温度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4 Fenton反应时间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5 Fenton-NaOH联合预处理甘蔗渣 | 第29-33页 |
2.3.6 Fenton-NaOH联合预处理机制初步探讨 | 第33-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预处理甘蔗渣的同步糖化共发酵及其批次补料工艺研究 | 第38-51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3.2.1 仪器和试剂 | 第38-39页 |
3.2.2 甘蔗渣预处理 | 第39页 |
3.2.3 同步糖化共发酵(SSc F) | 第39页 |
3.2.4 甘蔗渣成分分析 | 第39页 |
3.2.5 酶活测定 | 第39页 |
3.2.6 酵母计数及出芽率计算 | 第39-4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0-50页 |
3.3.1 预水解对高底物浓度条件下SScF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2 SScF过程中的还原糖积累的观察 | 第41-43页 |
3.3.3 酶和底物的流加对乙醇发酵的影响 | 第43-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酶批次添加SScF的研究 | 第51-59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4.2.1 仪器和试剂 | 第51页 |
4.2.2 甘蔗渣预处理 | 第51页 |
4.2.3 同步糖化共发酵(SScF) | 第51页 |
4.2.4 甘蔗渣成分分析 | 第51-52页 |
4.2.5 酶活测定 | 第5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2-58页 |
4.3.1 酶批次添加时间间隔(Δt)对酶批次添加SScF的影响 | 第52-54页 |
4.3.2 酶批次添加次数对酶批次添加SScF的影响 | 第54-55页 |
4.3.3 酶量对Fed-batch SScF的影响 | 第55-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