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银行ATM风险控制研究--以苏州分行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3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0-13页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一)基础理论 | 第13-14页 |
(二)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三)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5-18页 |
三、本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四、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 第19-21页 |
(一)研究的内容 | 第19页 |
(二)研究的框架 | 第19-21页 |
第二章 A银行ATM风险控制的概述 | 第21-32页 |
一、ATM风险及成因分析 | 第21-30页 |
(一)ATM潜在风险因素 | 第21-22页 |
(二)ATM后台操作风险及其成因 | 第22-24页 |
(三)ATM规章制度风险及其成因 | 第24-26页 |
(四)ATM设备本身风险及其成因 | 第26-28页 |
(五)ATM业务外包商风险及其成因 | 第28-30页 |
二、ATM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 第30-32页 |
(一)保障持卡人权益的要求 | 第30页 |
(二)保证银行资金安全的要求 | 第30页 |
(三)提高竞争力的手段 | 第30-31页 |
(四)维护银行声誉的要求 | 第31-32页 |
第三章 A银行ATM风险控制体系构建 | 第32-43页 |
一、ATM风险控制体系构建原则及思路 | 第32-34页 |
(一)ATM风险控制体系构建原则 | 第32-33页 |
(二)ATM风险控制体系构建思路 | 第33-34页 |
二、ATM风险控制体系构建 | 第34-43页 |
(一)ATM风险战略控制 | 第34-37页 |
(二)ATM后台操作风险控制 | 第37-38页 |
(三)ATM规章制度风险控制 | 第38-39页 |
(四)ATM设备本身风险控制 | 第39-40页 |
(五)ATM业务外包风险控制 | 第40-43页 |
第四章 ATM风险控制体系在A银行苏州分行的应用 | 第43-57页 |
一、A银行苏州分行ATM业务发展概况 | 第43-45页 |
(一)A银行苏州分行近年ATM业务发展情况 | 第43-44页 |
(二)A银行苏州分行近年ATM业务发展特点 | 第44-45页 |
二、A银行苏州分行ATM风险事件日趋增多 | 第45-46页 |
三、A银行苏州分行ATM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6-51页 |
(一)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存在问题 | 第46-47页 |
(二)后台业务操作风险控制不够完善 | 第47-48页 |
(三)制度建设存在欠缺之处 | 第48页 |
(四)设备本身风险缺少管理 | 第48-49页 |
(五)外包风险管理不够重视 | 第49-51页 |
四、ATM风险控制体系的应用 | 第51-57页 |
(一)推广ATM集中管理模式 | 第51-52页 |
(二)严格规范业务操作流程 | 第52页 |
(三)制度建设与时俱进 | 第52-53页 |
(四)充分发挥ATM营运控管系统的作用 | 第53页 |
(五)提高设备自身抗风险能力 | 第53-55页 |
(六)加强外包风险管理 | 第55-5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