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事业论文

论中国歌唱类选秀节目对我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的影响--以《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及《中国好歌曲》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5页
    1.1 研究现状第7-8页
    1.2 研究意义第8页
        1.2.1 科学意义第8页
        1.2.2 实践意义第8页
    1.3 研究方法第8-9页
        1.3.1 文献研究法第9页
        1.3.2 内容分析法第9页
        1.3.3 比较研究法第9页
        1.3.4 调查法第9页
    1.4 电视栏目概况第9-12页
        1.4.1 《中国好声音》概况第10页
        1.4.2 《我是歌手》概况第10-11页
        1.4.3 《中国好歌曲》概况第11-12页
    1.5 流行音乐概况第12-15页
        1.5.1 通俗性第13页
        1.5.2 大众性第13页
        1.5.3 新奇性第13-14页
        1.5.4 商品性第14页
        1.5.5 娱乐性第14页
        1.5.6 快速更替性第14-15页
2 中国歌唱类选秀节目的现状分析第15-23页
    2.1 准确的定位第15-16页
        2.1.1 注重主体性与选择性第16页
        2.1.2 注重“音乐”本位第16页
    2.2 精良的制作水准第16-18页
        2.2.1 巨大的耗资第17页
        2.2.2 精致的剪辑第17-18页
    2.3 公平新颖的节目模式第18-20页
        2.3.1 节目基本模式第18-19页
        2.3.2“突出音乐”模式的魅力第19-20页
    2.4 深厚的群众基础第20-21页
    2.5 持续不断的媒介宣传第21-23页
        2.5.1 官网第21页
        2.5.2 微博的力量第21-23页
3 中国歌唱类选秀节目对我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的影响第23-36页
    3.1 促使了音乐主题的生活化、故事化第23-24页
    3.2 促使了受众群体的专业化、多样化第24-26页
        3.2.1 受众群体的专业化——以《我是歌手》为例第24-25页
        3.2.2 受众群体的多样化——以《中国好声音》为例第25-26页
    3.3 推动了音乐内容的原创性发展第26-32页
        3.3.1 流行音乐材料的原创性发展——以《中国好歌曲》为例第26-27页
            3.3.1.1 歌词第26-27页
            3.3.1.2 旋律第27页
        3.3.2 流行音乐表现形式的原创性发展——以《我是歌手》为例第27-31页
            3.3.2.1 编曲及配器第28-29页
            3.3.2.2 表演者的二度创作第29-30页
            3.3.2.3 舞台效果第30-31页
        3.3.3 我国流行音乐原创性发展的不足之处第31-32页
    3.4 加强了中外流行音乐文化的交流与渗透第32-36页
        3.4.1 中外流行音乐风格的混搭第32-33页
        3.4.2 中外流行音乐发声方式的嫁接第33-34页
        3.4.3 传统唱法和通俗唱法的交织第34-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8页
附录第38-39页
致谢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海》音乐史料研究
下一篇:语篇分析理论视域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