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越冬水鸟数量与分布研究概述 | 第12-13页 |
1.1.1 水鸟及其分布特征 | 第12页 |
1.1.2 水鸟分布的影响因素 | 第12-13页 |
1.2 鹤类生态习性研究概述 | 第13-17页 |
1.2.1 越冬行为时间分配与活动节律 | 第13-14页 |
1.2.2 集群行为 | 第14-15页 |
1.2.3 年龄结构 | 第15-16页 |
1.2.4 生态位分化 | 第16-17页 |
1.3 鄱阳湖越冬水鸟研究概述 | 第17-19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第2章 研究地区 | 第20-26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20页 |
2.2 自然环境概况 | 第20-22页 |
2.2.1 地形地貌 | 第20-21页 |
2.2.2 气候 | 第21页 |
2.2.3 水文 | 第21-22页 |
2.3 生物资源 | 第22-23页 |
2.3.1 植物资源 | 第22页 |
2.3.2 动物资源 | 第22-23页 |
2.4 调查区域 | 第23-26页 |
第3章 研究方法 | 第26-30页 |
3.1 鄱阳湖越冬水鸟的数量分布 | 第26-27页 |
3.2 越冬灰鹤行为研究 | 第27-28页 |
3.3 越冬鹤类的集群行为与年龄结构 | 第28页 |
3.4 越冬鹤类的生态位分化 | 第28-30页 |
第4章 研究结果 | 第30-60页 |
4.1 鄱阳湖越冬水鸟分布动态 | 第30-44页 |
4.1.1 物种组成 | 第30-33页 |
4.1.2 主要及常见水鸟的分布格局及年际动态 | 第33-40页 |
4.1.3 主要水鸟类群分布的年内及年际动态 | 第40-42页 |
4.1.4 水位对水鸟分布的影响 | 第42页 |
4.1.5 水鸟多样性 | 第42-43页 |
4.1.6 主要及常见水鸟的分布生境 | 第43-44页 |
4.2 鄱阳湖越冬灰鹤的行为研究 | 第44-50页 |
4.2.1 行为时间分配 | 第44-45页 |
4.2.2 灰鹤主要行为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45-46页 |
4.2.3 行为节律 | 第46-47页 |
4.2.4 觅食行为 | 第47-50页 |
4.3 鄱阳湖越冬鹤类的集群行为 | 第50-56页 |
4.3.1 群体大小 | 第50-52页 |
4.3.2 家庭群与聚集群大小 | 第52-53页 |
4.3.3 集群组成 | 第53-55页 |
4.3.4 集群大小的频度分布及个体比例 | 第55-56页 |
4.4 鄱阳湖越冬鹤类的年龄结构及年际变化 | 第56-58页 |
4.4.1 越冬期 1(2012-2013 年) | 第56-57页 |
4.4.2 越冬期 2(2014-2015 年) | 第57-58页 |
4.4.3 年际变化 | 第58页 |
4.5 鄱阳湖越冬鹤类的生态位分化 | 第58-60页 |
4.5.1 生态位宽度 | 第58-59页 |
4.5.2 生态位重叠度 | 第59-60页 |
第5章 讨论 | 第60-68页 |
5.1 鄱阳湖越冬水鸟分布动态 | 第60-63页 |
5.1.1 水鸟资源 | 第60页 |
5.1.2 不同区域水鸟分布的共性与特性 | 第60-61页 |
5.1.3 水鸟分布的动态变化 | 第61-62页 |
5.1.4 水位变化对水鸟分布的影响 | 第62-63页 |
5.2 鄱阳湖越冬灰鹤的行为研究 | 第63-65页 |
5.2.1 灰鹤越冬行为的时间分配与行为节律 | 第63页 |
5.2.2 环境因子对稻田生境中灰鹤越冬行为的影响 | 第63-64页 |
5.2.3 觅食行为 | 第64页 |
5.2.4 成幼鹤及不同集群的行为差异 | 第64-65页 |
5.3 鄱阳湖越冬鹤类的集群行为 | 第65-66页 |
5.3.1 集群大小 | 第65页 |
5.3.2 集群类型 | 第65-66页 |
5.4 鄱阳湖越冬鹤类年龄结构 | 第66-67页 |
5.5 鄱阳湖越冬鹤类生态位分化 | 第67-6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结论 | 第68-69页 |
6.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