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波导光学与集成光学论文--光纤元件论文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增敏封装及定位安装技术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概论第11-12页
    1.2 光纤光栅增敏及定位安装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2-17页
        1.2.1 光纤光栅的温度增敏技术第13-15页
        1.2.2 光纤光栅的应力、应变增敏技术第15-16页
        1.2.3 光纤光栅的定位安装技术第16-17页
    1.3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主要应用第17-19页
        1.3.1 航空航天的健康监测第17-18页
        1.3.2 桥梁建筑的健康监测第18页
        1.3.3 石油化工的健康监测第18-19页
        1.3.4 电力工程的健康监测第19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案第19-21页
第2章 光纤光栅的基本结构和传感原理第21-25页
    2.1 光纤光栅的基本结构第21页
    2.2 光纤光栅的传感原理第21-25页
        2.2.1 温度传感模型第22-23页
        2.2.2 应变传感模型第23-25页
第3章 光纤光栅的毛细管式封装及传感特性研究第25-41页
    3.1 概述第25-26页
    3.2 光纤光栅的毛细管式封装第26-32页
        3.2.1 实验材料第26-27页
        3.2.2 光纤光栅施加预应力毛细管式封装试验第27-29页
        3.2.3 毛细锌管封装的光纤光栅的温度传感特性分析第29-32页
    3.3 毛细管式封装光纤光栅的温度传感模型第32-37页
        3.3.1 FBG传感原理第32页
        3.3.2 热应力分析第32-37页
    3.4 毛细管式封装FBG温度传感模型的应用第37-40页
        3.4.1 试验与验证第37-38页
        3.4.2 封装材料性能和封装结构尺寸对温度灵敏度的影响第38-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光纤光栅的金属化及传感特性研究第41-64页
    4.1 概述第41-42页
    4.2 光纤表面化学镀预处理工艺第42-44页
        4.2.1 去保护层、清洁和除油第42-43页
        4.2.2 光纤表面的敏化第43页
        4.2.3 光纤表面的活化第43-44页
    4.3 光纤表面化学镀工艺第44-49页
        4.3.1 化学镀铜基本原理第44页
        4.3.2 化学镀铜试验及结果第44-45页
        4.3.3 化学镀镍基本原理第45-46页
        4.3.4 化学镀镍试验及结果第46-47页
        4.3.5 化学镀钴基本原理第47-48页
        4.3.6 化学镀钴试验及结果第48-49页
    4.4 金属化光纤光栅表面电镀工艺第49-53页
        4.4.1 电镀铜基本原理第49页
        4.4.2 金属化光纤光栅表面电镀铜试验及结果第49-51页
        4.4.3 电镀镍基本原理第51-52页
        4.4.4 金属化光纤表面电镀镍试验及结果第52-53页
    4.5 金属化光纤光栅的温度传感试验第53-55页
    4.6 金属化光纤光栅高温失效试验第55-58页
        4.6.1 失效过程的光谱特性第56-57页
        4.6.2 功率衰减第57-58页
    4.7 金属镀层对光纤光栅温度传感特性的影响第58-63页
        4.7.1 仿真与分析第58-61页
        4.7.2 试验与验证第61-63页
    4.8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光纤光栅的钎焊法定位安装及传感特性研究第64-72页
    5.1 概述第64页
    5.2 光纤光栅埋入金属基体实验第64-66页
    5.3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特性试验第66-68页
        5.3.1 光谱特性第66-67页
        5.3.2 温度灵敏度第67-68页
    5.4 ANSYS有限元模拟第68-70页
    5.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6章 光纤光栅的电镀法定位安装及传感特性研究第72-81页
    6.1 概述第72-73页
    6.2 FBG的电镀法定位安装试验第73-74页
    6.3 试验与讨论第74-80页
        6.3.1 光谱特性第74-75页
        6.3.2 接头强度第75-76页
        6.3.3 温度传感特性第76-79页
        6.3.4 应变传感特性第79-80页
    6.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81-84页
    7.1 总结第81-82页
    7.2 展望第82-84页
致谢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鄱阳湖越冬水鸟数量分布及4种鹤类生态习性研究
下一篇:介质阻挡放电均匀性及模式转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