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与吉林回族民居空间形态比较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4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4-22页 |
1.3.1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5-16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6-22页 |
1.4 论文框架 | 第22-23页 |
第2章 河南与吉林回族文化的形成及历史演变 | 第23-39页 |
2.1 回族的流源及分布 | 第23-30页 |
2.1.1 吉林地区回族建筑的源流及分布 | 第25-28页 |
2.1.2 河南地区回族建筑的源流及分布 | 第28-30页 |
2.2 回族民居的形态特征 | 第30-38页 |
2.2.1 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延续 | 第30-32页 |
2.2.2 国外伊斯兰教民居的延续 | 第32-34页 |
2.2.3 多元文化对回族民居的影响 | 第34-3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河南与吉林回族民居空间形态 | 第39-65页 |
3.1 河南回族民居的空间形态及特点 | 第39-50页 |
3.1.1 起居空间 | 第41-43页 |
3.1.2 就寝空间 | 第43-44页 |
3.1.3 厨房空间 | 第44-45页 |
3.1.4 礼拜空间 | 第45-47页 |
3.1.5 沐浴空间 | 第47-49页 |
3.1.6 丧葬空间 | 第49-50页 |
3.2 吉林回族民居的空间形态及特点 | 第50-64页 |
3.2.1 起居空间 | 第54-55页 |
3.2.2 就寝空间 | 第55-57页 |
3.2.3 厨房空间 | 第57-58页 |
3.2.4 礼拜空间 | 第58-60页 |
3.2.5 沐浴空间 | 第60-62页 |
3.2.6 丧葬空间 | 第62-6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4章 河南与吉林回族民居空间形态的比较 | 第65-97页 |
4.1 平面形态比较 | 第65-73页 |
4.1.1 河南院落组合布局 | 第68-72页 |
4.1.2 吉林单体空间布局 | 第72-73页 |
4.2 居住文化比较 | 第73-79页 |
4.2.1 居住文化的相同点 | 第73-74页 |
4.2.2 居住文化的不同点 | 第74-79页 |
4.3 色彩装饰比较 | 第79-90页 |
4.3.1 回族色彩偏好 | 第80-81页 |
4.3.2 硬装饰文化 | 第81-85页 |
4.3.3 软装饰文化 | 第85-90页 |
4.4 回族居住空间的更新与发展及未来的可能性 | 第90-95页 |
4.4.1 对地域自然环境的适应 | 第90-92页 |
4.4.2 对居住空间变化的适应 | 第92-93页 |
4.4.3 对未来居住空间的创作 | 第93-9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结论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