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网购物流末端配送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网购物流末端配送顾客需求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25页 |
2.1 网购物流末端配送概述 | 第17页 |
2.1.1 网购物流末端配送界定 | 第17页 |
2.1.2 网购物流末端配送特点 | 第17页 |
2.2 网购物流末端配送顾客需求概述 | 第17-18页 |
2.3 论文相关方法 | 第18-25页 |
2.3.1 论文数据调研方法 | 第18-19页 |
2.3.2 权重系数求解方法 | 第19-25页 |
3 网购物流末端配送顾客需求研究 | 第25-39页 |
3.1 末端配送顾客需求影响因素调研 | 第25-26页 |
3.1.1 顾客需求调研方法 | 第25-26页 |
3.1.2 末端配送顾客需求调研结果 | 第26页 |
3.2 末端配送顾客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34页 |
3.2.1 末端配送顾客需求问卷数据有效性分析 | 第26-27页 |
3.2.2 末端配送顾客需求因素关注度排序 | 第27-28页 |
3.2.3 末端配送顾客需求因素多样化分析 | 第28-32页 |
3.2.4 末端配送顾客需求评价指标体系 | 第32-34页 |
3.3 顾客需求影响因素评价权值求解 | 第34-39页 |
4 考虑多样化需求的末端配送方式选择研究 | 第39-57页 |
4.1 末端配送方式 | 第39-42页 |
4.1.1 送货上门方式 | 第39页 |
4.1.2 多种顾客自提方式 | 第39-42页 |
4.2 末端配送服务相关因素分析 | 第42-46页 |
4.2.1 服务安全性 | 第42-43页 |
4.2.2 服务价格 | 第43-44页 |
4.2.3 服务便捷性 | 第44-45页 |
4.2.4 服务规范性 | 第45-46页 |
4.2.5 个性化服务 | 第46页 |
4.3 考虑多样化需求的末端配送服务方式选择模型 | 第46-57页 |
4.3.1 末端配送服务评价权重计算 | 第48-55页 |
4.3.2 末端配送方式选择 | 第55-57页 |
5 案例应用 | 第57-73页 |
5.1 Y集团重庆分公司现状分析 | 第57-58页 |
5.1.1 Y集团重庆分公司公司简介 | 第57页 |
5.1.2 Y公司现状分析 | 第57-58页 |
5.2 Y公司末端配送服务评价应用 | 第58-59页 |
5.2.1 应用区域 | 第58-59页 |
5.2.2 区域内顾客群划分 | 第59页 |
5.3 不同顾客多样化需求权值求解 | 第59-69页 |
5.3.1 校园区顾客需求权值求解 | 第60-65页 |
5.3.2 商业区顾客需求权值求解 | 第65-67页 |
5.3.3 住宅区顾客需求权值求解 | 第67-69页 |
5.4 Y公司考虑多样化需求的末端配送方式评价结果及选择 | 第69-71页 |
5.4.1 校园区末端配送方式评价结果 | 第69-70页 |
5.4.2 商业区末端配送方式服务质量评价 | 第70页 |
5.4.3 住宅区末端配送方式服务质量评价 | 第70-71页 |
5.5 评价结果反馈与应用 | 第71-73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73-75页 |
6.1 总结 | 第73页 |
6.2 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 | 第81-83页 |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1页 |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第81-82页 |
C.调查问卷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