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10-20页 |
| 1.1 小城镇水环境现状 | 第10-12页 |
| 1.1.1 小城镇污水的特点 | 第10-11页 |
| 1.1.2 小城镇污水处理面临的问题 | 第11-12页 |
| 1.2 城镇污水的处理 | 第12-14页 |
| 1.2.1 一级及一级强化处理工艺系统 | 第12页 |
| 1.2.2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法) | 第12-13页 |
| 1.2.3 氧化沟 | 第13页 |
| 1.2.4 曝气生物滤池(BAF) | 第13页 |
| 1.2.5 氧化塘 | 第13-14页 |
| 1.2.6 人工湿地 | 第14页 |
| 1.3 PVA生物处理过工艺 | 第14-17页 |
| 1.3.1 PVA生物处理工艺简介 | 第14-15页 |
| 1.3.2 PVA生物处理工艺的应用 | 第15-17页 |
| 1.4 紫外消毒技术的应用 | 第17页 |
| 1.5 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 第17-20页 |
| 1.5.1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 1.5.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1.5.3 创新点 | 第18-20页 |
| 2 研究技术路线及实验装置和方法 | 第20-26页 |
| 2.1 技术路线的研究 | 第20-21页 |
| 2.2 实验流程及装置 | 第21-22页 |
| 2.3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 2.3.1 种泥及PVA凝胶小球来源 | 第22-23页 |
| 2.3.2 实验用水 | 第23页 |
| 2.4 指标的测量及方法 | 第23-24页 |
| 2.4.1 废水及反应器水质指标测量项目 | 第23页 |
| 2.4.2 主要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 2.5 实验主要仪器 | 第24-26页 |
| 3 PVA生物处理系统运行参数的初步验证 | 第26-34页 |
| 3.1 PVA生物处理工艺的启动 | 第26-28页 |
| 3.1.1 启动过程中COD的去除效果 | 第26-27页 |
| 3.1.2 启动过程中对NH_4~+-N的去除效果 | 第27-28页 |
| 3.2 容积负荷为 1.5 kgCOD·m~(-3)·d~(-1) 时运行效果 | 第28-30页 |
| 3.2.1 工艺对COD的去除效果 | 第29页 |
| 3.2.2 工艺对NH_4~+-N的去除效果 | 第29-30页 |
| 3.3 容积负荷为 2.0 kgCOD·m~(-3)·d~(-1) 时运行效果 | 第30-32页 |
| 3.3.1 PVA生物处理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 | 第30-31页 |
| 3.3.2 PVA生物处理系统对NH_4~+-N的去除效果 | 第31-32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4 常温条件下PVA生物处理工艺的实验研究 | 第34-44页 |
| 4.1 PVA生物处理工艺的二次启动 | 第34-36页 |
| 4.1.1 二次启动系统COD的去除率 | 第34-35页 |
| 4.1.2 二次启动系统NH_4~+-N的去除率 | 第35-36页 |
| 4.2 常温条件下PVA系统容积负荷的提高 | 第36-38页 |
| 4.2.1 容积负荷对COD的去除效果影响 | 第36-37页 |
| 4.2.2 容积负荷对NH_4~+-N的去除效果 | 第37-38页 |
| 4.3 PVA生物处理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 | 第38-40页 |
| 4.3.1 稳定运行期间系统对COD去除效果 | 第38-39页 |
| 4.3.2 稳定运行期间系统对NH_4~+-N的去除效果 | 第39-40页 |
| 4.3.3 连续稳定运行过程的其他参数处理效果 | 第40页 |
| 4.4 紫外消毒技术 | 第40-41页 |
| 4.4.1 曝光时间的确定 | 第41页 |
| 4.5 PVA生物处理工艺的技术优势 | 第41-43页 |
| 4.5.1 PVA生物处理工艺污泥产率低 | 第42-43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5 PVA凝胶小球及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相的特征 | 第44-48页 |
| 5.1 PVA凝胶小球颜色变化 | 第44-45页 |
| 5.2 PVA凝胶小球的电镜分析 | 第45-46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6 结论和建议 | 第48-50页 |
| 6.1 结论 | 第48页 |
| 6.2 建议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