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多层BRBF钢框架基于β值的底部剪力法简化及其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说明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7页
    1.1 屈曲约束支撑(框架)基本概念第14-15页
    1.2 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研究背景第15-19页
    1.3 屈曲约束支撑(框架)国内研究现状第19-23页
        1.3.1 屈曲约束支撑(框架)规范研究现状第19-20页
        1.3.2 屈曲约束支撑(框架)抗震设计方法研究现状第20-21页
        1.3.3 屈曲约束支撑(框架)抗震分析方法研究现状第21-23页
    1.4 屈曲约束支撑(框架)抗震研究亟待完善之处第23-24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4-27页
第二章 研究模型设计及其合理性验证第27-73页
    2.1 前言第27-28页
    2.2 模型设计第28-37页
        2.2.1 研究模型设计思路第28-29页
        2.2.2 研究模型采用的结构型式第29-30页
        2.2.3 模型建立及其材料属性第30-37页
    2.3 分析程序及其理论第37-44页
        2.3.1 模型分析方法及其理论第37-38页
        2.3.2 模型分析选用规范第38-40页
        2.3.3 模型分析程序及其参数第40-44页
    2.4 模型合理性验证第44-64页
        2.4.1 模型设计阶段分析方法介绍第44-45页
        2.4.2 模型推覆过程及出铰情况分析第45-58页
        2.4.3 模型延性需求分析第58-64页
    2.5 模型设计其他参数分析第64-71页
        2.5.1 模型各楼层指定推覆工况与初推覆加载时割线刚度比第64-66页
        2.5.2 首层剪重比C_B值与模型BRB延性需求分析第66-70页
        2.5.3 根据规范(GB50011-2010、BSL-2009和IBC-2012)进行探讨第70-71页
    2.6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三章 多层BRBF钢框架层间位移分析第73-104页
    3.1 前言第73页
    3.2 层间位移最大值层间分布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分析第73-79页
        3.2.1 层间位移极值时楼层分布及模型抗震变形能力分析第73-76页
        3.2.2 β值与C_B值对层间位移极值分布的影响第76-79页
    3.3 层间剪切位移和弯曲位移比重分析第79-102页
        3.3.1 剪切位移分量占比层分布第79-80页
        3.3.2 剪切位移占比和弯曲位移占比分析第80-101页
        3.3.3 不同β值模型层间位移中剪切位移分量或弯曲位移分量比重分析第101-102页
    3.4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四章 多层BRBF钢框架振型和耗能分析第104-121页
    4.1 前言第104页
    4.2 BRB水平力分担率β值对模型振型的影响第104-107页
    4.3 模型塑性耗能分析第107-120页
        4.3.1 模型BRB及BRBF总塑性耗能分析第107-111页
        4.3.2 BRB塑性耗能层分布第111-112页
        4.3.3 BRB层最大累积塑性延性需求与BRB层塑性耗能关系分析第112-116页
        4.3.4 可能影响BRB塑性耗能的相关参数分析第116-120页
    4.4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第五章 多层BRBF钢框架层剪力分析及其简化研究第121-150页
    5.1 前言第121页
    5.2 采用弹塑性时程法对模型层剪力及其关键参数进行分析第121-129页
        5.2.1 层剪力极值时层剪力层间分布情况第121-124页
        5.2.2 层剪力极值时框架承担的层剪力比重分析第124-126页
        5.2.3 影响BRB承担层剪力的关键参数分析第126-129页
    5.3 模型底部剪力法适用性汇总阐述第129-131页
    5.4 高β值模型层剪力分析及其基于底部剪力法的简化计算研究第131-149页
        5.4.1 高β值多层BRBF钢框架设计层剪力分布研究第131-140页
        5.4.2 高β值多层BRBF钢框架设计层剪力建议公式第140-149页
    5.5 本章小结第149-150页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第150-154页
    6.1 研究结论第150-151页
        6.1.1 多层BRBF钢框架模型设计的合理性第150页
        6.1.2 多层BRBF钢框架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性第150-151页
        6.1.3 多层BRBF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的其他结论第151页
    6.2 本文建议第151-152页
    6.3 本文创新之处第152页
    6.4 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第152-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65页
致谢第165-1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概念到建成:建筑设计思维的连贯性研究
下一篇: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