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summary | 第5页 |
前言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1.1 PPP模式研究和发展综述 | 第7-10页 |
1.1.1 引言 | 第7页 |
1.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7-10页 |
1.2 企业参与水环境治理PPP项目的现状与可能性 | 第10-11页 |
1.3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2 筑信水务公司参与南明河水环境治理的运作模式研究 | 第14-20页 |
2.1 贵州筑信水务公司背景简介 | 第14页 |
2.2 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历史和背景 | 第14-15页 |
2.3 项目实施内容研究及治理成效 | 第15-17页 |
2.3.1 项目建设计划及进度 | 第15-16页 |
2.3.2 治理成效 | 第16-17页 |
2.4 项目实施创新之处 | 第17-20页 |
2.4.1 金融创新 | 第17-18页 |
2.4.2 机制创新 | 第18页 |
2.4.3 科技创新 | 第18-20页 |
3 筑信水务参与南明河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分担机制研究 | 第20-27页 |
3.1 项目中的风险因素及分类 | 第20-22页 |
3.1.1 项目中的风险主体 | 第20页 |
3.1.2 风险分类 | 第20-22页 |
3.2 南明河水环境治理PPP项目中的风险分担模型分析 | 第22-26页 |
3.2.1 风险分担机制建立的原则 | 第22-23页 |
3.2.2 风险分担模型的基本因素 | 第23-24页 |
3.2.3 风险分担模型的博弈均衡分析 | 第24-26页 |
3.3 南明河水环境治理PPP项目中的风险分担机制的具体措施 | 第26-27页 |
4 筑信水务在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中的效益分析 | 第27-39页 |
4.1 企业的社会效益评价 | 第27-28页 |
4.2 企业的经济效益评价 | 第28-35页 |
4.2.1 PPP项目中社会资本合理回报机制 | 第28-29页 |
4.2.2 社会资本合理回报合规性边界 | 第29-31页 |
4.2.3 合理设计项目保底量与超额收益分配机制 | 第31-32页 |
4.2.4 合理设计社会资本投资回报调整机制 | 第32-33页 |
4.2.5 南明河水环境治理 PPP 项目的投资回报基本模型选择 | 第33-34页 |
4.2.6 对模型的动态调整机制 | 第34页 |
4.2.7 变量取值 | 第34页 |
4.2.8 结论 | 第34-35页 |
4.3 参与PPP项目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拉动效益 | 第35-39页 |
4.3.1 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模型设立 | 第35-36页 |
4.3.2 模型结果 | 第36-37页 |
4.3.3 实证模型结论在本项目中的运用体现 | 第37-39页 |
5 启示和建议 | 第39-42页 |
5.1 启示 | 第39页 |
5.2 思考和建议 | 第39-42页 |
6 主要研究结论和局限性 | 第42-44页 |
6.1 结论 | 第42-43页 |
6.2 本文局限性及下一步研究计划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