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携能协作传感器网络能效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1 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2 无线携能通信技术研究现状 | 第19页 |
1.2.3 无线携能传感器网络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20-23页 |
1.3.1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 | 第20-21页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携能协作传感器网络技术背景 | 第23-35页 |
2.1 携能协作传感器网络 | 第23-24页 |
2.1.1 网络结构 | 第23-24页 |
2.1.2 节点模块结构 | 第24页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下的协作方案 | 第24-27页 |
2.3 RF能量收集技术 | 第27-30页 |
2.3.1 RF能量收集技术结构模型 | 第27-28页 |
2.3.2 RF能量传输与转化 | 第28-30页 |
2.3.3 RF能量转化效率 | 第30页 |
2.4 RF能量接收机结构 | 第30-32页 |
2.4.1 分离式射频接收机 | 第30-31页 |
2.4.2 共存式射频接收机 | 第31-32页 |
2.4.3 一体化射频接收机 | 第32页 |
2.5 携能协作传感器网络的技术挑战 | 第32-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携能协作传感器网络能效研究 | 第35-55页 |
3.1 相关背景介绍 | 第35-38页 |
3.1.1 传感器网络的能量管理 | 第35-36页 |
3.1.2 能量效率 | 第36-38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38-43页 |
3.2.1 携能协作传感器网络 | 第38-40页 |
3.2.2 中继选择模型 | 第40-41页 |
3.2.3 通信模型 | 第41-43页 |
3.3 系统能效 | 第43-47页 |
3.3.1 能效定义 | 第43-44页 |
3.3.2 性能优化 | 第44-47页 |
3.4 分布式叠加算法 | 第47-53页 |
3.4.2 对偶问题 | 第50-51页 |
3.4.3 问题求解 | 第51-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55-61页 |
4.1 仿真参数与系统模型 | 第55页 |
4.2 仿真与分析 | 第55-60页 |
4.2.1 算法性能分析 | 第55-56页 |
4.2.2 不同参数下的性能分析 | 第56-6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61页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