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8-19页 |
第二章 LDLC码的基本原理 | 第19-39页 |
2.1 格码的定义 | 第19-20页 |
2.2 LDLC码的定义 | 第20-21页 |
2.3 LDLC码的整形算法 | 第21-24页 |
2.4 LDLC码的量化译码算法 | 第24-27页 |
2.5 LDLC码的高效译码算法 | 第27-36页 |
2.5.1 LDLC码的高斯参数译码算法 | 第27-30页 |
2.5.2 高斯混合减少算法 | 第30-32页 |
2.5.3 LDLC码的 3/2 高斯参数译码算法 | 第32-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9页 |
第三章 基于串行干扰消除的LDLC编码传输协议 | 第39-57页 |
3.1 系统模型 | 第39-41页 |
3.2 编码策略 | 第41-44页 |
3.2.1 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编码机制 | 第41-42页 |
3.2.2 码本分解 | 第42-43页 |
3.2.3 码本分量的整形 | 第43-44页 |
3.3 译码策略 | 第44-50页 |
3.3.1 中继节点的译码过程 | 第45-47页 |
3.3.2 目的节点的译码过程 | 第47-50页 |
3.4 系统的可达速率 | 第50-52页 |
3.5 性能仿真分析 | 第52-5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基于脏纸编码的LDLC编码传输协议 | 第57-75页 |
4.1 系统模型 | 第57页 |
4.2 编码策略 | 第57-60页 |
4.3 译码策略 | 第60-66页 |
4.3.1 中继节点的译码过程 | 第60-62页 |
4.3.2 目的节点的译码过程 | 第62-66页 |
4.4 系统的可达速率 | 第66-68页 |
4.5 性能仿真分析 | 第68-7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作者简介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