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

干旱环境中转霸王抗逆基因紫花苜蓿在不同施肥水平下的生长性能及营养品质评价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1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22页
    2.1 紫花苜蓿第11页
    2.2 紫花苜蓿生产特性的研究第11-12页
    2.3 影响紫花苜蓿光合作用的因素第12-13页
        2.3.1 净光合速率(Pn)第12页
        2.3.2 叶绿素含量第12-13页
        2.3.3 叶绿素荧光第13页
        2.3.4 叶比重(SLW)第13页
    2.4 生物学特性对紫花苜蓿草产量的影响第13-15页
        2.4.1 株型对紫花苜蓿草产量的影响第14页
        2.4.2 株高对紫花苜蓿草产量的影响第14页
        2.4.3 丛茎、茎长、分枝数对紫花苜蓿草产量的影响第14-15页
        2.4.4 光合作用对紫花苜蓿草产量的影响第15页
    2.5 ZxNHX及Zx VPI的功能简述第15-16页
    2.6 紫花苜蓿营养价值评价体系第16-22页
        2.6.1 紫花苜蓿干物质粗蛋白含量对饲草营养价值的影响第17-18页
        2.6.2 饲草干物质粗灰分含量的定义第18页
        2.6.3 干物质采食量(DMI)第18-19页
        2.6.4 中性洗涤纤维(NDF)第19-20页
        2.6.5 酸性洗涤纤维(ADF)第20页
        2.6.6 饲料的能含量第20-21页
        2.6.7 相对饲用价值(RFV)第21-22页
第三章 干旱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转基因紫花苜蓿生长性能的影响第22-32页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22-25页
        3.1.1 试验材料培养第22页
        3.1.2 试验地概况第22-23页
        3.1.3 试验方案与施肥设计第23页
        3.1.4 测定指标第23-25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5-29页
        3.2.1 不同处理下WT和GM生长指标及地上部干重的比较第25-27页
        3.2.2 不同处理下WT和GM叶绿素含量的比较第27-28页
        3.2.3 不同处理下WT和GM光合作用能力的比较第28-29页
    3.3 讨论第29-32页
        3.3.1 GM植株能更好的吸收利用N、P等营养元素第29-30页
        3.3.2 GM植株与WT植株相比,光合作用能力表现出一定优势第30-31页
        3.3.3 WT与GM植株相比具有更高的田间生产性能第31-32页
第四章 干旱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转基因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第32-40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32-35页
        4.1.1 试验材料第32页
        4.1.2 测定方法第32-35页
            4.1.2.1 粗蛋白的测定(凯氏定氮法)第32-33页
            4.1.2.2 粗灰分的测定第33页
            4.1.2.3 中性洗涤纤维的测定第33-34页
            4.1.2.4 酸性洗涤纤维的测定第34-35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5-37页
        4.2.1 不同施肥处理下WT和GM地上部干草的营养指标对比第35-36页
        4.2.2 不同施肥处理下WT和GM地上部营养品质评价第36-37页
    4.3 讨论第37-40页
        4.3.1 相较于WT,施加肥料后GM的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第37-38页
        4.3.2 GM植株具有更高的相对饲用价值(RFV)第38-40页
第五章 结论第40-41页
第六章 存在的问题与今后努力的方向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声造影在肝细胞肝癌血供分析及微波消融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下一篇:无芒隐子草闭花授粉的形态特征及其转录组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