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行政问责视角下我国问责官员复出现象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19页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内容第12-17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7-19页
第二章 行政问责制与问责官员复出现象概述第19-37页
 第一节 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及其实施第19-29页
  一、行政问责制的内涵第19-21页
  二、行政问责制的产生及发展历程第21-23页
  三、行政问责制实施的概况第23-27页
  四、行政问责制实施的效果第27-29页
 第二节 行政问责制实施以来我国问责官员复出现象剖析第29-34页
  一、问责官员复出事件频繁上演、数量日益增加第32页
  二、问责官员复出存在较为明显的失范现象第32-34页
 第三节 研究我国问责官员复出现象的必要性分析第34-37页
  一、是回应官员复出引起公众争议的心然要求第34页
  二、是完善领导干部问责制度的内在要求第34-35页
  三、是加强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选择第35页
  四、是加强干部任用选拔监督的客观需要第35-36页
  五、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第36-37页
第三章 行政问责视角下我国问责官员复出的消极影响及原因分析第37-46页
 第一节 我国问责官员复出的消极影响第37-39页
  一、问责官员复出弱化了行政问责制的权威性第37页
  二、问责官员复出弱化了对其他官员的警示作用第37-38页
  三、问责官员复出损害了政府公信力第38页
  四、问责官员复出有悖现行法治精神第38-39页
  五、腐蚀主流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第39页
 第二节 我国问责官员复出的原因分析第39-46页
  一、行政体制改革仍在探索和摸索之中第39-40页
  二、官本位观念根深蒂固且责任意识缺失第40-42页
  三、行政问责制度处理结果的不规范第42-43页
  四、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缺失第43-44页
  五、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第44-45页
  六、违规用人惩处力度不够第45-46页
第四章 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对策探讨第46-56页
 第一节 顺应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逐步消除官本位思想并建立权责意识第46-47页
  一、加强主流的行政伦理和官风建设,摆脱官本位思想的束缚第46页
  二、打造责任理念主导的行政文化环境第46-47页
 第二节 加强行政问责配套制度建设第47-51页
  一、加强问责官员复出的回应性第48-49页
  二、进一步完善问责官员复出的社会监督制约机制第49-51页
 第三节 建立健全问责官员复出的法律规章制度第51-53页
  一、掌握问责官员复出原则第51-52页
  二、明确问责官员复出职位第52页
  三、明确问责官员复出条件第52-53页
  四、完善问责官员复出程序第53页
 第四节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第53-56页
  一、引入干部选拔任用的考核评价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第53-54页
  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54-55页
  三、将追究违规用人的责任纳入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范畴第55-56页
第五章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完善云南省地方社会救助制度研究
下一篇:基于“服务公众”视角的政府门户网站综合评价研究--以云南省16个市(州)为例